人工智能技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人工智能技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作用

黄科 张驰俊 李志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广东省梅州市 514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计算为依托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而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也因之发生深刻变化。从复杂、无序的原始资料中精准识别有用信息,实现财务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将是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大势所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的职能转型,亦因之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财务管理;作用

在21世纪的当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和完善,信息使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明晰,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归整信息帮助企业发展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价值,给予企业强大的战略支持。相信不久以后,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领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会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智能化目标的顺利实现,还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并使该工作朝着更加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前进。

一、企业财务工作中运用人工智能的优点

(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会计核算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逻辑运算和自动化流程减少工作出错率,帮助财务工作者降低出现低级工作错误的概率,利于提高财务决策信息基础的可靠性。与人工不同,人工智能工作持续性好,不会出现情绪波动和劳累导致的失误,能够降低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转向决策分析。流程自动化的实现,有效减少了基础核算岗位和初级财务管理岗位的人员需求,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满足大数据的处理需求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更新速度非常快,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由于工作方法比较落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并不能高效有序地完成对数据的处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工作的执行阶段,例如账务处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平行记账”,即牵涉相应的“资金结存”会计核算业务,要求预算会计及财务会计同时进行记账。此外,要对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进行关联性梳理的处理,例如财务会计科目的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及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等与预算会计的货币资金类相关科目相对应,若使用人工智能,则可以有效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三)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在于整合资源,避免浪费,提高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在核心业务的投入程度。在传统的账务处理流程中,编制财务报表的工作花费大量时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处理数据快速完成编制报表和附注的程序,将财务工作人员从烦琐、复杂的传统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转而用更多精力为企业更为核心的业务服务,促进核心业务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工作中应用措施

(一)信息安全性弱、信息风险管理水平低的应对措施

人工智能在财务工作实现应用,一方面实现了财务处理的自动化、财务数据电子化,方便数据的查找,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信息防护不到位、软件漏洞、病毒黑客入侵等问题,导致重要信息泄露,信息的安全受到威胁,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因此,企业必须加大信息安全的维护投入,建立事前安全预测警报、事中应对措施,事后损失补救等相关措施。

(二)财务智能体与动态风险及情绪变化

在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指导下进行投资决策时,一般会根据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和资本成本的高低做出选择。理所当然,这样传统的模式要求市场务必是有效的。然而在现实中,市场的有效程度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很容易产生风险,从当前企业经营的状况来看,投资、信用风险等纯粹风险时有发生,只有亏损没有收益对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数据环境使各部门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而财务智能体则需要随时获取有效的市场动态、企业风险及财务决策人情绪上的变化。此外,财务决策人名单往往具有认知上的谬误和投资情绪的不稳定,不同的财务决策人对投资收益具有不同的预期。因此,如何强化智能体的自我学习能力,将传统的财务理论与实际投资决策经验进行结合,提升对动态化风险和财务决策人情景情绪准确判断程度,这是财务智能体的发展关于资产定价研究中风险与情景情绪的一个难点问题。

(三)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财务智能化体系

综合智能技术和业务应用需求,将技术解决方案融入业务场景需求中,总体规划财务智能化应用建设内容,构建基于“场景+智能技术”的财务赋能智能体系,将业务场景需求、智能技术相结合。一方面,构建智能化应用平台,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监控管理、数据分析存储、使用情况分析、应用调度、日志管理和脚本管理等集中起来,为智能化应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另一方面,规划各类智能化应用,对财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进行梳理与整合,通过设计各类财务智能化化应用满足多种财务管理需求,包括报账一体化、对账自动化、智能报税等需求

(四)加强企业经营信息管控,实现财务信息从定期呈报到智能监控的转变

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管理信息,将以爆炸性的速度迅速增加,而财务管理所需要处理的信息也将大幅度增加。传统意义上的定期呈报的各类会计信息,显然难以适应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管控,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动态的财务管理信息,并确保这些信息的安全可靠,将成为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只有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使之能够从海量的企业管理信息当中高效提取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及时为企业管理提供动态的财务分析报告,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信息从定期呈报到智能监控的转变,确保财务管理的工作效能。

(五)市场秩序混乱、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的应对措施

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往往出现知识产权保护、用户隐私泄露等不足,现今的保护惩罚机制存在滞后和不完整。目前人工智能正处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化的阶段,需要加快修订法律法规来预防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为防止不法分子恶意窃取会计信息,应设置相关监管部门,针对性地订立法律法规,做好保护和惩罚;规避会计人工智能风险需要将技术融入社会责任与人性,作为补充应提倡践行公平公正商业伦理的正确价值宣传和舆论导向。

(六)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实现企业管理从“各司其职”到多部门联动的转变

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管理,不仅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要求,无疑更加精准、及时、全面,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市场预测和风险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更加灵活多样的管理需求,需要打破企业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的传统管理模式。只有统筹协调好企业各部门的业务工作,超越相对固化的部门职能,才能建立步伐一致的企业管理团队,有效应对企业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业务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夯实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的基础。

三、结论

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给企业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企业的角度,要加强自身安全防控和风险控制意识,按时按需维护软件;从市场管理的角度,要加强会计信息安全和经济秩序方面的制度建设;从财务人员的角度,要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及时转型为复合型的财务人员。

参考文献:

[1]宋交交.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纳税,2019(14):81,83.

[2]孙逸,董志强.RPA:财务智能化的必经之路[J].新理财,2019(11):64-65.

[3]彭启发,王慧秋,王海兵.会计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9(5):114-119.

[4]张毅猷.浅谈人工智能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9(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