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道路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道路的探究

刘腾飞

临沂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园林建设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主要体现。国内很多城市和地区都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作为地方生态园林建设的的重要手段。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如何结合地方文化和本地树种构建层次丰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是关键。

关键词:生态园林;道路;景观设计;文化特色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与此同时水污染、雾霾等环境问题也更加严重,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道路建设景观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主要体现。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如何将地区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成为难点。基于此,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生态园林城市道路建设景观文化特色设计问题。

1我国城市生态园林道路建设现状

我国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在道路园林建设上。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心一直在经济建设上,忽视道路园林建设。同时各地在道路园林建设中也以照搬其他城市和地区模式为主,忽视地方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我国城市道路园林景观雷同现象居多,各地道路景观设计差异性小,无法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另外,我国城市道路园林建设中过度追求新奇、低价等现象也造成了景观植物种类单一、搭配不合理等问题。

2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类型的设计标准

通常情况下,风景园林规划项目中园林道路可以被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休闲道以及变态路。主干道的主要功能是:主干道沿途设置导向牌,指明通往各景点的道路途径;承载着管理车辆出入的任务,主干道设计长度大约在6~8米。次干道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各景点,次干道设计长度在4~6米左右,道路地势比较平坦。休闲道:供游客慢节奏观赏、停留休息而设计的道路,休闲道路长度大致在2米,道路比较曲折。变态路的设计价值则在于:可以将园林道路与各景点景观巧妙地在同一空间区域内融合。

3城市生态园林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3.1尊重自然生态

城市生态园林道路景观文化特色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生态,重视当地历史和文化。在道路景观设计时借助道路硬质景观和绿化景观的结合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凸显地方特色。同时,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还要以地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为基础,科学、合理选择植物景观,不能因过度强调景观设计的生态性而忽视地理与气候条件的思考。和传统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相比,生态园林道路景观设计既要重视城市的绿化问题,同时也要重视城市文化的展示,凸显城市地方特色。另外,还有个别地区在城市生态园林道路景观建设时过度重视短期效果与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

3.2健康绿地原则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道路景观无疑是重要组成。道路景观不仅能区分城市空间,而且有利于净化城市空气。在道路景观文化特色设计时,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种类的搭配、造型的设计给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通过道路景观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应选择一些生长能力强的植物,最好选择一些乡土植物,保障道路景观绿地的生命力。同时,在道路景观设计时还要重视成本效益的考虑,确保两者的平衡。

3.3连续性原则

因为园林道路在设计时必须要将道路四种设计类型全部融入到风景园林中,所以为了让风景园林区域内交通体系在设计时满足大和谐小局部的设计理念,就必须要在园林道路设计时采用连续性、多变形、共通性原则,以景点顺序为主要设计方向,在设计过程中利用曲折蜿蜒的道路将各景点进行有效衔接,给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带来极大的满足。

3.4耐久性原则

因为风景园林规划园林道路的设计目的就是要便于游客以驾车、步行、骑行等方式观赏各景点,方便景区管理人员对道路维护管理,所以在设计元流年道路时应当考虑到游客和管理人员的需求。由于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资金时有限的,市政部门不能一直提供风景园林设备设施维护费用,因此在设计园林道路时应当考虑道路使用年限问题、道路施工质量问题。

3.5舒适性原则

风景园林景观是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景点,设计师在设计园林道路时必须要将人性化、特色化、艺术化设计理念融入到园林道路具体类型设计方案中,促使园林道路与城市地域特色和谐的融入在一起,让游客行走过程中观赏各景点景色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便利、舒适,让游客有一种愉悦、放松的心情。

4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设计要领

4.1园林道路整体布局规划要点

现阶段,平面、立面、路口是园林道路的组成部分,设计师在设计园林道路时必须要细化平面、立面、路口的细节部分。通常情况下,园林道路平面布局经常以树枝式、环套式呈现在景区中,环套式平面布局法就是利用要还原自然的、曲折的道路,扩大游客的观赏视野;树枝式平面布局法就是要打造像树木枝叶似的道路,将景区空间显得更加错落有序,二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皆可以起到美观性、实用性、大众性的作用。立面布局常见的设计形式是混合式,通过对座椅、长凳、凉亭、台阶位置不规则设计来与自然曲折的道路相辉映,将整体园林景观效果显得更加生动、立体。一般情况下,道路口规划会采用十字路口、三岔路口形式,虽然十字路口形式便于游客和来往载客车辆通行,但是十字路口角度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道路设计的艺术性、美观性,导致十字路口规划形式使用次数频率低;三叉路口形式可以随时根据需求在路口设计警示标语来提醒游客。

4.2园林道路路面铺装设计

设计师会根据风景园林景色来选择不同道路路面材质,以求得在色调、意境上的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在停车场、广场、人行道会选择沥青、混凝土、花砖、天然砂石等材质;景区外围交错的小路会使用砂石和块料,以此保证道路的透气性、沥水性,促进周围植被的生长;各景点连接的道会使用混凝土、大理石、鹅卵石组成的大块整齐的地纹,便于通过调和不同配料比例的地纹来周围的风景相融合,让游客体验到精美的、浑然天成的感觉。

4.3园林道路与建筑风格的设计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道路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利用园林道路来中和内外部建筑物风格,园林内部建筑一般指景点中出现的阁楼、凉亭等建筑物,设计师想要保障游客观看景色的视野需求,就应该以阁楼、凉亭等参照物为准科学合理设计园林道路路径、高度、铺装材质、形状等;园林外部建筑则是指园林景区附近现代化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要有意识的扩大道路宽度、采用钉子式出口,保证在快速疏散密集人群的同时,不会出现拥挤的情况。

4.4园林道路与配套景观的布局设计

想要保障风景园林景观构建功能的完整性,在风景园林内部建设中就必须要有水体、绿植、花卉等,设计师在园林道路设计时应当考虑道路与三者之间的关联,尽可能通过颜色、高度等方式让园林道路与人造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让游客有种置身于山水之间的错觉。园林水体景观是一种利用原生态水体或者仿照天然山水的形式,以水体为中心来设计瀑布、溪流,以水体流动的动态美来调和山体、绿植、花卉所带的静态美;弱化或消除周围建筑物的凝滞感,以动静结合的方式促使风景园林景观更具有立体感、空间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上班族人群一天大约有2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呆在室内完全与大自然隔绝,因此他们更愿意在休息日通过骑行、自驾游等出行方式增加与大自然接触时间,尽可能远离快节奏的工作及生活压力、吵杂的城市。城市风景园林是人们选择短途旅行的不二之选,设计师在设计风景园林道路时必须要从整体性、局部性、均衡性的构思出发,遵循人性化设计理念,尽可能营造出风景宜人、如诗如画、湖光山色的园林道路景观,为游客提供最佳的观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吴小飞.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规划原则[J].乡村科技,2020(21):83-84.

[2]王东玮.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13):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