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豆杉保护与人工繁育联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浅析红豆杉保护与人工繁育联系

卢建军 卢锐 周建文

宝鸡市凤县林业局 陕西凤县 72170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物质需要,成为社会迫切需求,因此,坚持科学发展利用,才能有效地对红豆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大规模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市场,充分发挥红豆杉的功效和作用,让红豆杉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就红豆杉保护与人工繁育联系进行浅析。

关键词:浅析;红豆杉树种价值;红豆杉树种面临趋势;红豆杉树种繁育需求


引言:

林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点战略目标,也是我国实现“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可持续发展重点的一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不断的发展,而野生动的植物保护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物质需要出现矛盾,传统林业保护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科学合理的方法,以助推现代林业事业健康的发展。随着近几年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的物质需求愈加受欢迎,红豆杉树种的药用和生态价值被受关注。

1 红豆杉树种的医药价值

《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7月11日报道“即使将全世界的红豆杉全部砍伐,用于提取紫杉醇,也只能挽救12.5万个生命。正因为如此,紫杉醇身价超黄金,每千克竟达37万美元。所以大力种植并深度开发红豆杉,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山区经济的长远之策,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应该抓住机遇,顺势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特别由于含有抗癌特效药物紫杉醇而非常珍贵,这种神奇的药物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是迄今国际市场最畅销,最热门的新型抗癌药物,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预计全世界每年需要紫杉醇原料药至少4800公斤,紫杉醇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红豆杉的贫乏(全世界野生红豆杉仅有1千万株左右),每提取1公斤紫杉醇约需要1万多公斤红豆杉枝叶。为了追赶红豆杉研究开发的世界潮流,我国科技人员迅速开展了人工栽培实验及紫杉醇研究开发,如北京生产的“紫杉醇抗癌注射液”;四川生产的 “紫烷素注射液”;重庆生产的“红豆杉胶囊”;黑龙江生产的“达克素”抗癌药品;大连生产的“复方红豆杉胶囊”;广西生产的“紫杉醇”;美国施贵宝公司生产的“紫杉醇静脉注射液”等国内外几十家有关紫杉醇中间体或抗癌药品,均需要大量的红豆杉原料,因而人工繁育种植红豆杉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高效,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

2 红豆杉树种面临严峻趋势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拦目也以“哭泣的红豆杉”为题,对此做了专门的报道。这说明人们在认识红豆杉植物的重要性上存在盲从性、片面性,为能更好的保护这个物种就要引导人们认识、保护、合理利用它。一般的技术手段也提炼不出紫杉醇,好多地方就是因为盲目的追求它的药物价值和经济价值,毁坏了不少野生的红豆杉种质资源。一些盆景爱好者利用收购、采挖等方式也破坏了不少的野生种质资源,看到这些盲目不当的开发利用的方式造成的危害,真让人心疼和惋惜,因此利用人工繁育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健康需要最好的办法。随着红豆杉药用价值、养生保健以及园林绿化价值的发现与认可,也掀起了一股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浪潮,红豆杉的规模化产业发展也在有序进行中。“红豆杉热”持续升温,众多关注、热爱红豆杉的有识之士和企业逐渐认识到,对红豆杉的研发不能仅局限于医药功效或经济价值层面,红豆杉潜在的包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更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且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宝库。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利用,才能有效地对红豆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大规模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市场,充分发挥红豆杉的功效和作用,让红豆杉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真正实现保护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2.1发展红豆杉树种人工繁育产业将更好有利保护野生种质资源

红豆杉在不少地区已濒于灭绝,科学合法的人工繁育红豆杉树种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破坏野生种质资源,从而达到保护野生红豆杉资源,维持供需平衡和调节保护与利用的和谐统一关系,同时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生态产品需求,因而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野生种质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利用,进行人工栽培,扩大种群生产,实行基地化繁育,规模化经营就是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红豆杉树种的有效途径。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有效的监管育苗企业,科学合理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人工繁育红豆杉树种产业。

2.2发展红豆杉树种产业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内在要求

红豆杉是稀有的古老树种,也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珍贵植物,对于绿化、美化、净化、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四季长青,南北适宜,不会出现冬天枯叶乱飞、树枝光秃的现象,更不需要任何农药,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它有着鲜明的外在美,树冠饱满、主枝明显,株形耐修剪,尤其在秋冬季节,红果满枝,晶莹剔透,是极好的观赏植物;它具有极强的净化空气功能和光合作用能力,全天候释放氧气,并含有紫杉醇、紫杉碱等抗癌物质,长期呼吸红豆杉生长过程中散发出的气体,可以清新空气、杀死病菌、驱除蚊虫,从而改善人的生理代谢功能,调节心绪。所以,自2008年红豆杉走进北京,成为中南海首次大批引进的绿化树种以后,2010年又入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11年又相继亮相深圳大运会、西安世园会、重庆园博会。此外,作为“健康树”、“吉祥树”的象征,红豆杉曾被神舟四号带入太空,在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联合国总部等都能找到其倩影,国外较多国家已将红豆杉应用在城市绿化中。因此,充分发挥红豆杉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并将其推向现代城市的绿化中,是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的重要推手。

2.3发展红豆杉产业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红豆杉是一种优良树种,其自身所蕴含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及其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将助推城市生态新的腾飞。一方面,大力发展红豆杉产业,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对红豆杉产业链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大力提高红豆杉的投入产出比,提高种植收益,也可以提高对闲置山地的利用,通过组织当地农民进行生产和管理,大幅度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扩大就业。同时,红豆杉提取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大规模种植红豆杉可以给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福音,减少他们的病痛,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此外,通过规范化种植以及产业链方式发展红豆杉,可以带来产业集群效益,提高本地的经济水平。另一方面,红豆杉具有相当大的生态效益,对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都有相当大的作用。通过将红豆杉引入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美化市容,而且可以更好地吸收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保护人们的健康。对红豆杉产业链的研究,还可以充分挖掘红豆杉的经济效益,实现规模种植和生产,使其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实现森林财富和人民福利双赢的效果。

鉴于环境绿化、身体健康、生态文明等需要,繁育红豆杉必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1]李明光. 《中国中医药报》[J].药用绿化树种东北红豆杉,2002(24):92.

[2]沈秀红.关于红豆杉人工繁育几点探讨[J].绿色时报,2016(14):105.

[3]章华青.人工繁育红豆杉技术及其管理的探讨[J].福建农业2015(0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