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如何抓好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

黄海仙

身份证号: 45212819780301**** 广西崇左 邮编 532199

摘要:改造棚户区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一项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工程任务,能否做好棚户区改造的工作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抓好这项改造工程,要求工程负责人必须在组织上宣传到位,在规划中摸底到位,在生活中管理到位,保证工程的施工过程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才能最终保证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成果能够普惠于全国人民。本文在吸收改造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以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提出做好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工程;对策措施

一、引言

棚户区指的是建筑结构简单的房屋,这些房屋主要集中的地区就叫棚户区。这些房屋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房屋周围环境比较差,房屋的居住功能不完善,房屋集中建设造成拥挤,房屋抵抗灾害的性能较低,房屋整体建构简陋,在通风和采光方面都不能达到标准,建筑周围没有供公众活动的场所等等。由于棚户区的出现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棚户区内的房屋数量太多,部分房屋无人居住没人维护,大部分房屋普遍老化严重,供水供电等基础的建筑配套设施损坏严重 ,棚户区周边的医院、学校等市政公共设施同样破烂不堪,因此,棚户区已经成为城市美化进程中最大的阻碍,棚户区已经成为需要政府特别关注和改造的地方,要全面推进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就需要对棚户区进行改造,棚户区改造成功与否事关现代化城市面貌能否顺利形成,推动改造棚户区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是现代 社会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但是对棚户区的改造难度相当大,房屋数量繁多导致改造任务繁重,棚户区改造工程频频遭遇各方面的阻碍,基于此,本文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以全面推进棚户区的改造工程,提高棚户区改造的质量,并促进棚户区的成功改造。

二、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现状与推进

(一)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现状

国家和政府都在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运作,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策,凭着勇于改革的精神,打着敢于实践的旗号,采用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部门配合的形式,大力推动棚户区改造的进程,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棚户区接受并且完成了改造,使得棚户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再次得到质的提高,能够让广大棚户区的群众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群众们在改造后的棚户区里享受着清洁干净的居住环境,感受着各种完备的基础公共设施,体验着现代化的美妙城市生活。但是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改造工程的推进也因改造技术不够频频遭遇挫折,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对改造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越来越强烈的需求,更是要求完善棚户区改造工程,以提升棚户区改造的工程质量。[1]棚户区改造工程面临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要求我们在横向上多点突破改造工程的瓶颈,在纵向上深入推进改造技术以提高改造工程质量。

(二)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推进

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推出科学对策以保证早开工、按时竣工、快速安置棚户区人员,解决棚户改造中的房屋征收拆迁和建设规划等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棚户区改造思路进行大胆的创新革新。在棚户区改造遭受重大挑战,需要克服解决重大问题以满足百姓的需要时,地方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灵活地运用各种法律行政手段,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的方式,在听取和参考民众真实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科学的棚户区改造方案及其改善规划,多方面多管齐下以凝聚棚户区改造共识,坚持将保障民生和公平正义作为改造棚户区的基本底线,严惩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贪污腐败案件,确保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顺畅无阻,从全方面和各层次来保证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竣工质量,真正将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结果普惠分享于全国人民,让全国人民都真切感受到棚户区改造工程利民惠民的效果。

三、提高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的科学对策与具体方法

(一)坚持依法改造,健全改造工程的各项制度

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负责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相关企业单位,以及管理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相关政府部门,要严格遵守与棚户区改造相关的法律法规,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棚户区改造,严格实行改造工程的监督制度以及安全事故追究问责制度,并且要健全与棚户区改造相关的各项制度,弥补各项制度的缺陷漏洞,比如,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制度、改造工程图审查制度、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制度、改造工程招投标制度、安全生产施工许可制度等制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完善健全各项制度,力求在依法行事的基础上,简化改造施工审批办事程序,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来为棚户区改造的顺利开工和竣工保驾护航。

(二)管理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工作人员要把握好工程材料的质量关

要提高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需要改造工程管理人员确保改造工期合理科学,相关政府部门不得强制压制缩短工期,不能为了加快改造工程的效率,强制改造工程的施工单位违反建设工程的国家标准,偷工减料降低改造工程的质量。改造工程的管理人员负责把握好改造设备和改造建筑材料、改造建筑配件的质量,确保材料和配件、设备都能符合改造工程招投标的合同要求,对于那些用于改造工程重要部位的建筑材料和配件、设备更要采用采样检测制度,在有资质的检测机关检测下,且检测的结论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后才能适用。

[2]

(三)打造专业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管理队伍

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专业管理队伍是整个改造工程的重要管理人员,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主要负责五项任务:第一,明确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项目投资人、改造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等。第二,确保改造工程施工团队严格按照改造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都符合技术标准。第三,建立健全相关的工程管理制度,比如施工质量保障制度,尤其对于改造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做好质量监督检测,在工程主体部分竣工后,及时做好质量记录,通知负责改造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机构,对该工程主体部分进行预检,若是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管理人员需要及时通知施工队伍完善有质量问题的地方,才能继续下一步施工,确保改造工程的整体安全推进。第四,加强对于试块和配件等重要材料的检测工作,对于试块和配件等事关改造工程整体质量安全的材料,要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采样取样,并将样本送往有检查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正规检测。第五,负责控制改造工程的质量。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存在某些容易出现质量缺陷的地方,比如,厨房和厕所等地方经常出现管道渗漏或者破裂的质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负责升级改造的技术手段,避免并控制这些地方出现质量问题。

(四)改造工程的最后竣工验收过程要严格且规范化

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完毕后,进入最后的质量验收过程,必须根据相关章程规定的要求,相关负责人员要严格进行质量验收管理工作。首先,负责最后质量验收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验收工作的流程,提前制定好验收的方案,熟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和意见等。其次,改造工程的部分地方需要采用专门特殊的质量验收工具,仅仅通过传统的目测难以实现质量检测的目标,因此,必须熟悉相关的专门质量验收工具的操作步骤。最后,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不合格之处,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定下令施工方继续完善,在施工方完善后,继续新一轮的验收,验收发现质量合格方可竣工,未经验收的改造工程不能按时竣工,也不能投入使用,防止发生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只有抓好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质量问题,改善提高了改造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棚户区改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而提高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可以从法律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入手,也可以通过专业科学管理施工团队的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同时要规范化最后的竣工质量验收阶段,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来提高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质量,实现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利民惠民目标。

参考文献:

[1] 袁利平.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模式选择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7):86–90.

[2] 许五军.赣州历史城区棚户区改造规划思路与实施策略[J].规划师,2016,32(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