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语文要素实现优化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要素教学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凸显语文要素实现优化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要素教学例谈

曹家红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 40226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但如何将阅读教学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就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明确的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语文阅读要素的应用,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于现代的学校而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不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就会帮助小学师生之间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实现互动,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统编教材中语文阅读要素的方法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优化;教学例读

引言:长期以来,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时更注重于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建立起与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只是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之中,缺少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各项原则。因此,在统编教材中巧妙运用师生语文阅读要素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语文阅读要素培育

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语文阅读要素的方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谓是日趋普遍,课堂教学互动的内涵与外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延伸。本文着眼于语文阅读要素的方法下的课堂教学,就是对相关的技术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使用,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对课堂上的课本的材料与课本中的知识与理论进行高效化的组织,从而实现信息的多维沟通,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语文阅读要素的方法的应用,意味着教学已经逐渐从单一化的教师向学生们喋喋不休的宣讲,转变为互动式的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教学互动能够帮助学校教学树立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就旨在强化学生们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互动。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实现学生高效化地学习目标[1]

二、强化个性阅读体验,实现阅读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完成,二者相辅相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与学生和之间的关系是知识的传递者与接受者,而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环节,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课程内容这两个方面,例如,在学习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首先会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对作者的生平进行分析,让同学们立足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仔细分析阅读材料中的涉及的修辞,就能够深刻体会材料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一般结合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材料中的情感进行体会,而教师要如果要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被动转化成为主动。

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语文阅读要素,学生在未来走上社会之时,就能够学以致用。《最后一课》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已经超多五十年了。它的教学内涵非常丰富。对于小说而言,人物、故事与情节都显得十分重要,假设此小说拥有丰满的人物、经典的对白以及精彩的情节,就能够吸引阅读者持续阅读,并将这种吸引保持到书籍阅读的最终,由此可见,小说内容、小说的主人公、故事情节、结构线索、语言特色等,都会在阅读者的心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正本书阅读的指导过程中,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为本节课制定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书籍,从宏观层面了解作品的全部内容以及思想感情[2]

三、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需要结合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的情况,不断更新阅读的教学理念,完善阅读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明确一点,就是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学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例如存在一部分的学生对于文本以及文本中的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地理解教师所讲的重点与难点,而理解能力一般入手学,就无法深刻体会材料以及内容。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前期的教学训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将课本中的重点难点、语言能力、学习策略、实践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够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课前引导,激发阅读兴趣也是必不可少的。研读书籍的基本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们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

具体比如练习教学环节的构造,首先预设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加以图片与声音作为理解的备选材料,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长长的小溪边,路面坑坑洼洼,又湿又滑。其次,对于人物以及情节产生遐想的空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的情节之中,就会让学生们充分产生联想。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爸爸妈妈抱过你吗?在你累了、困了、生病的时候,他们是怎样抱着你的?如果是在雨中,你觉得冷?他们又是怎么抱 着你的?学生就能想象到雷锋叔叔紧紧地抱着迷路的孩子,甚至脱下自己的外套包住孩子,好让孩子不会被雨水淋着。深刻理解诗句意思后,学生就能深情地朗读。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学生们之间的小组合作,以此提升阅读效果。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语文阅读要素培育进行论述,其次强化个性阅读体验,实现阅读实践教学,最后营造良好阅想象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阅读要素的方法,不断优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要素。

参考文献

  1. 李加杰. 提高统编教材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8, 019(005):142-143.

  2. 李春萍. 统编教材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