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袁绘

成武县汶上集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摘要 水产养殖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较高的比例,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使农民的生活水准明显提升,属于不可或缺的经济构成体。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些水产养殖户未能对养殖的规模进行有效管控,在养殖场的整体管理上也非常松懈,如过度使用化学药剂导致湿地和湖泊呈现营养过剩的情况,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针对养殖物的差异应该采用差异性的养殖模式,这就要求相关养殖工作者一定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断做出准确的决断,强化对水产养殖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进而利于水产養殖体系构成。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业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很多,必须引起养殖户、相关部门甚至国家的重视,及时治理。只有合理规划才能将水产养殖业发展起来,养出高质量的水产品。因此,养殖户应该提高并利用专业的养殖知识处理问题,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 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类型及影响

1.1 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类型及对养殖水体的影响

造成水产养殖自身污染问题主要原因有:采用了质量较差的水产苗种;养殖饲料、渔用肥料、药物和改善环境的药剂等投放不合理。污染表现为:(1)劣质苗种有先天问题,后续成长不顺利,严重者甚至带有病症,一旦投放到养殖中极易产生不良问题,导致渔用药物和环境改善药剂的过度投放,最终破坏水产养殖环境。(2)在水产养殖期间会使用大量的饲料与肥料,但投放过度也会导致水环境中的磷、氮等营养物质以及浮游生物快速增长,进而超出适度范围造成污染。通常会出现营养过剩,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赤潮和水华问题。相关研究说明,在水产环境中,只有13.9%的饵料氮素会转变成养殖产品,约25.4%的磷素会转变成养殖产品,而其他的则大都在水环境流失或沉淀到了淤泥中,在网箱养殖模式中这类情况会更加严重。因为投入了氮成分太高的饲料而导致出现氮失衡情况,不仅会降低水体的质量,还会给鱼带来生理上的问题,使其摄食量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出现鱼死亡。

1.2 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对生物健康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当水环境中的营养过剩时,会导致藻类与藻毒素快速上涨,出现水环境缺氧与嫌气性细菌增长,有机物的分解也会使较多毒害物质出现,进而影响鱼的健康。例如,微囊藻毒素会在鱼类胚胎发育期带来不良影响。实践研究表明,如果在水环境中有氮、氨以及亚硝酸盐等元素积存,会给水环境中的一些生物在身体性能、形状体态以及成长发育上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如果这部分不良水质未经治理就排入外界环境中,同样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污染。

2 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

2.1 养殖模式不规范

水产养殖所采用的模式会直接影响到水产物的品质,但大部分养殖户或养殖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持续加大养殖密度,加之饲料的投放量与水的更换量不断增长,导致水产养殖中的换水设备在运转上承载了过重的负荷,长久下去会严重污染该区域的地质与水质。另外,个体养殖户在分布上不够集中、养殖所用方式较固定、环保意识较差、管控机制不健全。

2.2 过度追求高产,忽视污染问题

在水产养殖工作进行期间,养殖人员太过注重产出量,一味追求高利润,在养殖期间饵料的投放量过高,导致饵料残余与鱼类排除的废物增多,进而给水环境带来较大负担,这便形成了营养过剩的水环境。另外,因为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养殖技术的运用不够合理,在食物投喂方面不够科学,导致废物产出量多于废物排解量,最终污染了水环境。

2.3 化学药品的使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化学药物是很常见的,而且想要保护好水产养殖中的水环境,大都要在水环境中投入相应的化学药剂。但如果没有将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便会使水环境遭到破坏。通常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应用最多的化合物包括:(1)杀真菌药、杀菌剂、杀寄生虫剂,主要作用为阻碍疾病向水体中发展;(2)除草剂、杀藻剂,主要作用为阻止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3)杀螺剂、杀虫剂、杀杂鱼药剂,主要作用为阻止其他种类有害生物的侵袭;(4)为减少水产品创伤而投放的促进产卵、麻醉和促进生长的激素等药剂[1-2]。以上这部分药剂的添加还是比较合理合规的,不管是药剂的用量还是药剂的类别选择均有依可寻,以此有效防止因药剂的滥用而使环境遭到破坏,最终为鱼的生长提供优质环境。

2.4 现存养殖方式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冲突

当前,在我国发展规划中一项重大策略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这与过去只注重效益的发展模式有一定的对立性,主要是因为目前部分养殖人员使用的不合理的养殖模式、管理方式,很多行为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规范。例如,在海域中布置了大量的渔网进行水层养殖,在一定面积中养殖的密度太高,在相同区域中投放的水产种类太多,并且各种水产品均有自身的生活习性,部分底栖鱼种能够给水下植物的成长带来推动作用,进而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但是如果将一些藻类和贝类添加到养殖环境中能够很好地缓解营养过剩这一问题。

3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和管理策略

3.1 完善水产养殖环境管理法规制度

想要确保水产养殖行业的长久顺利发展,应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调控,制定健全的管控水产养殖环境的法律规范,建立水产养殖污染源的改善准则,可以针对实际污染情况进行严格管控[3]。对于超标与随意排放污染水的情况,应该根据法律规范进行严肃惩治,最终保证水产养殖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3.2 完善相应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养殖许可证机制,对养殖规模和养殖许可证的批复量进行匹配管控,对环境破坏程度的评估方案进行完善,明确相关区域的容纳量,以免出现超负荷等水产养殖的情况。另外,还要确定有关水产养殖管控单位的职责进行,对环境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最终确保水产养殖户的长久稳定发展。

3.3 合理进行养殖规划

对整个养殖行业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能有效规避水环境出现污染的情况,使大部分养殖问题得到解决。养殖人员首要任务是综合养殖鱼群的数量、类别以及养殖方案等构建一整套完成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在饵料的投放与饲料的选择上进行适度规划[4-6]。另外,在规划期间还需要结合水环境的具体情况,确保给鱼的生长创造最佳的空间。同时,还需要对养殖的水环境进行定期的监控与管理,如果水环境中出现了较重的水污染情况,鱼类表现出了不正常的感觉,这时就必须对养殖水环境进行实时调节,对其中产生的各种明显或隐藏的问题进行治理,以免水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

3.4 加强环境意识,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很多养殖人员缺乏环保意识,只注重对于经济效益的关注度,忽略了养殖活动的长远、健康发展。国家政府通过制定有关法律规范和组织培训的方式来促进养殖户形成环境保护观念。在进行水产养殖以前,利用宣讲和培训工作来帮助养殖户认识到环境对于水产养殖长久稳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养殖户了解养殖的投入标准、所用设备的整洁标准、废水排放的标准等,保证养殖活动始终能够按照标准执行。

4 结语

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发展中也要注重和水环境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通过各项管理制度,从整体上保障水产养殖业: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和研究能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水产养殖将不断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春艳.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及改善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7):111–112.

[2] 杨萍萍.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及改善措施[J].畜禽业,2019,30(5):46.

[3] 唐为沂.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35):148.

[4] 操建华.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現状及其治理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8(2):46–50.

[5] 陈冲.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治理[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6] 王大海.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