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小组合作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小组合作模式

刘艳梅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中学 25651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遇到了诸多新的挑战,如教学方法不规范、教学内容单一化、课堂互动交流效率低等,导致初中生难以掌握学习重点,实际操作技能弱。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授课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初中生做到团体学习,有效掌握学习重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做到高效率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的产物

初中学习阶段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就是信息技术课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承担着向学生们传授基本信息知识的重要任务,负责对学生的应用技能进行培养。新课标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包括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课堂上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信息技术是一个要实时随着科技发展的学科,同时是一个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一定要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加强讨论和丰富实际操作。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每个人面临的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提高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在很多社会能力中,合作学习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一种能力,因为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在良好的个人能力和出色的合作能力基础上。在21世纪,有不少人被孤立,社会属性是每个人的基本属性,只有人与人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个社会的活力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反之,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社会必将是单调的。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是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小组学习策略的实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互相学习彼此身上的优点。一方面,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并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地开展分组教学。另一方面,在合作中进行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培养小组成员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的习惯,从而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形式和策略

(一)采用分成课堂小组的方式开展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小组的教学策略;二是课后分组的教学策略。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分组时要考虑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给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也应因人而异,难度与时间限制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

在课堂上的分组学习原则是,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这样才能促进小组成员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和整体提升。还要坚持组内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的原则,人数太多会导致成员互相干扰,从而失去了分组的意义;人数太少就不能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不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另一方面,在各小组合作中应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来督促组内成员的学习和讨论。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和信心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常见的小组合作策略包括:转换角度策略、任务情景策略和评价反思策略。

转换角度策略即将以前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简而言之就是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逻辑思维。任务情境即激发学生兴趣,在基于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创设各种情境形式,促进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和同学的讨论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评价反思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必须有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以后要努力的方向。结合角度转换、情境设计和合理评价的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小组合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注重计算机设备的使用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的使用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不仅包括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还包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增加学生上机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来说,一方面,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接收到动听和生动的音像资料,创建活泼的教学气氛,进而保障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借助计算机设备互联网信息库,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设备,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的学习效果真正提高。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必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创新性地开展教学评价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老师的组织和学生的参与,还需要老师在学习后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工作。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促进学生对彼此的学习。评价策略主要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评价学生的个人表现;二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应侧重小组讨论过程的评价,淡化结果的评价。需要综合每个学生的合作态度、表现力和个人意志等进行综合评价。在学生合作效果的评价中,需要考虑组内成员的合作效果和各组间的合作效果。各成员各司其职,互帮互助是主要评价的方面。

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很重要的。在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中,要将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做好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工作,提高教学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融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果。而教育作为一项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重要工程,一定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相辅相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信息技术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越来越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人个性发展的好机会,也是集体智慧的综合体现。组内同学的合作和组间的交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最大限度提高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大势所趋,需要教师合理运用这种组织形式,同时考虑到每个同学的个性和兴趣。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自主选择自己擅长或薄弱的学习内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策略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清洪.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9):134.

[2] 高霞.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08):214-215.

[3]杨熠.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开展[J].考试周刊2018(74):148.

[4]陈英才.暑期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复习信息技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