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安全防护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安全防护对策

吐尔逊阿依 · 艾拜布拉

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局疏勒县分局环境监测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44200


摘要:核技术在我国多种行业都得到了深入应用,比如医疗行业,能源行业,工业行业等。核电站会应用核试验来进行原子实验释放电能,医疗机构也会应用核技术进行部分疾病的诊疗工作。核能和核技术在产生一定工作效果的同时,也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极大影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核辐射。本文首先对核辐射的概念与来源进行了介绍,探究核辐射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从不同角度论述核辐射的影响,最终提出防护策略和具体的防护对策。通过探究核辐射的应用情况,进行核辐射方面的研究工作,了解核辐射的具体来源和发展规律,找出可以应用的识记方式,提升现代人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核辐射;环境影响;辐射防护

引言

我国核应急管理的24字方针明确提出“保护公众、保护环境”。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愈发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核辐射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可了解到核辐射有多种来源,包括人工辐射和天然辐射。如果不有效解决辐射问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导致环境污染,也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到人体健康。这也需要技术人员引起重视,不但要做好外部防护,还要做好周边环境的有效防护,避免出现危害问题。

1.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核辐射对环境的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包括大气、海洋、土壤、周围生物等都会受到影响,受到核辐射污染的区域很多年后仍然不适合人们生活,植物、动物都会受到影响发生变异。核辐射对环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第1委员会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报道,确定了在1%的受照个体中产生某一特定的效应或组织反应的辐射剂量为剂量阑值,并修订了部分组织反应的剂量阑值。

距离核反应堆距离较近的树木都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动物也在受到放射性伤害后死去。在一定距离以外的植物遭到核辐射影响后,出现掉叶现象。大量的辐射尘埃会随着风力、雨水扩散到各地,影响范围很广。

比如切尔诺贝利事件中,隔离区内的松树林由于被过量辐射,松树叶全部变成了红色,形成了一片红树林。此次事件发生后的6年内,周边自然环境逐渐回复,植被恢复,动物开始回来,环境开始恢复正常,那片红松树林仍然保持了下来。

对于核辐射严重的区域人们只能选择搬离,即使不严重的区域仍要紧闭门窗,多吃含碘食物,减少使用核辐射区域生产的植物和饮用水。

要加强对饮水水源的保护,避免饮水水源遭到核污染。水源造放射性物质污染后不可以直接饮用。受到核污染的水如果用于浇灌瓜果蔬菜,瓜果蔬菜内的放射性物质也会普遍偏高,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核辐射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生态平衡受到影响,也会造成极大程度的空气污染,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会对植物生长,土壤环境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类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情况下会随着环境迁移变化,继而吐露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如,人尽皆知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但导致苏联地带受到毁灭性打击,随着烟尘扩散,其不良影响逐步扩散到欧洲,造成了欧洲人民的生命危险。核辐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剧烈,人体绝对不能接触,一旦接触,容易面临生命危险。

2.核辐射防护的策略与对策

2.1人体防护对策

核辐射在不同阶段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具体影响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方案。在核辐射事故出现的初级阶段,要做好人体防护措施,避免收人过多放射性物质,也要服用一定含量的碘片,要及时远离辐射源地带。环保部门要针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核辐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拯救方案,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服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性碘片可以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理,如果出现其他问题,则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也要做好日后护理工作,如果出现非常严重的核辐射表现,要及时进人医院进行救治,患者要做好预防和服药工作。在化工企业工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服的穿戴工作,避免受到核辐射的损害。

2.2核电站防护对策

核电站的覆盖范围内都要进行智能报警系统的建设工作,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进行警报提醒和附设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任意环境,因此政府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做好安全转移工作,妥善安排群众,另外核能企业要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如果发现异常状态,要提高警惕,进行意外风险的有效规避。如果已经出现核辐射等问题,要做好放射性物质的深埋处理。

2.3辅助性对策

核辐射是非常严重的安全危害问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也要做好后续处理工作,这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影响,避免人心恐慌,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如果出现核辐射等安全事故,要做好调查处理工作,及时进行安全转移,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护,也要做好生态环境的调整工作。要多种植绿化植物,可以有效缓解核辐射带来的不良影响,也能提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4环境治理对策

如果核辐射已经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比如放射性沉降,进人自然水体和土壤中,就已经造成了毁灭性伤害,因此没有完全有效的处理方式,只能避免恶化。如果要真正要达到有效去除的话,就要等到放射性物质消磨殆尽的那一天。但通常来说,核污染很难完全去除,如果要确保安全,要不断进行环境监测,还要做好有效的规划处理工作。部分新闻媒体渲染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情况,要经过反复分析,才能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可以了解到,洗消是一种较好的降低辐射量的方式。根据切尔诺贝利当前阶段的辐射量来看,采用西医校方式进行辐射量的降低工作后和电厂附近的辐射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无需防护情况下可以短暂停留。该地区也成为了商业旅游的著名景点。

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发生核泄漏问题以后,也出现了许多无人区,日本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污工作,无人区在逐步减少,许多居民也得以返回自己的家,当地的农产品经过合格的辐射检测,符合实际需求就可以上市销售。广岛长期在受到核弹爆炸的打击之后,也没有变成无人居住的城市,由于辐射量处于安全范围内,当地的清洁工作做得较好,也成为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如今依然有许多人居住在这两个地方。

如果所说的是潜在核污染,比如核爆炸废物的处理工作,那么最主要的是进行核废料容器的深埋操作,这样能够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不良影响,但也不算做最为高效的工作模式,在一定情况下还存在一些泄露危险。总体来看,在进行环境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环境监控设备的应用情况极为重要,技术工作人员应当选择更为全面的应用技术,展现核辐射地带的实际状态,这样才能做好有效的风险规避工作。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核能在我国的应用逐渐广泛,为了合理利用核能,避免造成核辐射,减少核辐射对人体及其他动植物造成危害,降低核污染的发生概率,必须做好核能的严格管理。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核辐射的概率较高,比如医院的检查设备等等,既为人们带来便利,为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相关管理部门及企业,要科学评估核辐射,做好安全防护,降低核辐射污染。

参考文献

[1]吴海辉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54-155

[2]王佳玉核辐射一一内外兼顾防为先[J]健康生活,2016(09):109-117

[3]胡喜婷,蒋东兴 原子核物理[fJl.原子能出版社,2o17(05):123-134

[4]陈桂明,杨能军一种新型核辐射防护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核技术,2016(08):1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