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型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PDCA模型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

邓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建筑项目从决策到交付使用,需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本文根据项目各阶段的实际情况,通过PDCA模型对项目估算、工程预算、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及竣工结算等进行全过程分析,分别介绍每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及控制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全过程造价; 项目估算; 工程预算; 招标; 合同管理; 竣工结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确保企业的经营利润,越来越多的工程管理人员提高了对造价控制的重视度。为避免发生因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工程管理人员应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同时要提高项目全过程造价管控的力度,实现建筑项目的质量与经济目标。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指的是从项目立项、工程预算、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竣工结算的整个过程。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特点,管理人员应做好每个施工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因为任何环节的成本失控,都会对整个项目的利润造成影响。工程管理人员应统筹兼顾,从整体角度制定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

1 PDCA管理循环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对各阶段造价控制的借鉴

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是由美国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提出的用于生产质量管理的管理模型,之后PDCA模型受到广大管理学学者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管理理论的研究中。PDCA模型的基本概念如下:

1.1 计划阶段(Plan)

在此阶段需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项目实施目标及可行性执行策略。

1.2 计划执行(Do)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实施计划阶段制定的项目可行性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对方案进行调整,收集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信息,以便后期对项目进行总结和研究。

1.3 检查改进(Check)

对实施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项目实施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将实施结果与计划目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制定有效的纠偏措施。

1.4 调整再执行(Action)

“执行”和“检查”阶段的工作记录,是此阶段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优化项目实施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后续工作的实施效率和实施效果,为项目计划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造价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合理利用有限的成本资源,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完成。检视工程完成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情况,可以使项目管理者明确实际工作与计划方案的偏差,从而制定科学的工作调整策略,实现建筑工程的动态化管理。PDCA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模式,明确数据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为管理者制定阶段性工程实施计划提供科学的管理思路。

2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为顶新国际集团(康师傅)总部大楼的建筑项目,位于吴中路与虹井路交汇位置,此项目性质为商业地产,总建筑面积14.2万m2,工程包括2栋10层办公楼、1栋6层实验楼、1栋10层公寓楼的建设。

3 项目估算造价管理系统概况

3.1 项目估算的计划阶段

项目估算方法主要有平方米指标法和单位工程法。平方米指标法是参考类似的项目,按每平方米造价对本项目进行成本及工期估计的方法;单位工程法是将本项目按各专业工程拆解,依据图纸设计以及类似项目的工程造价,对本项目各专业工程的成本进行估价的方法。在项目估算的计划阶段,项目管理人员针对如何完成精确的成本估算问题,制定了估算计划,此计划包含的内容有:需要获取的市场造价信息,需要完成的图纸深度设计,项目周边的自然、地质勘探情况,等等,以便进行精确的项目成本估算。

3.2 项目估算的执行阶段

本项目估算的具体执行内容如下:

(1)方案设计应尽量详细,提前落实建筑结构、人防分区、幕墙系统、机电系统、园林标准、装修标准等设计参数,提供完整的图纸设计及技术资料,尽可能地缩小估算偏差。

(2)对项目周边区域进行详细地勘查,将地质勘探资料作为项目估算的重要参考和设计的主要依据。为避免因设计计划不周详带来的施工风险,应在项目设计时确定施工方案。

(3)获取全面的市场造价信息。全面的市场造价信息是实现项目估算精确性的重要基础,估算前应指派专业人员负责市场信息的调研工作。

3.3 项目估算的检查阶段

根据项目估算结果,技术人员对项目结构设计进行优化设计。本项目的写字楼原计划采用无柱结构设计,核心筒到外壳跨度为11 m,备选结构方案包括:钢结构、无梁板混凝土结构、格子梁混凝土结构。经过研究讨论后,比对各方案的工期和造价,最终确定选取格子梁混凝土结构。

4 工程预算造价管理概况

4.1 项目预算管理的计划阶段

在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前,组织造价技术人员和项目设计人员,将确定的估算价格作为设计限额,设立主要检查点,以确定施工图设计可在限额标准内完成,减少因不达标而造成的设计返工。

4.2 项目预算管理的执行阶段

依据上述计划确定的几个检查点和施工图的设计内容评估项目造价,如根据机电设备图及主要机电设备清单确定项目造价,造价技术人员评估造价是否符合设计限额要求,如确定符合,再让设计院继续进行项目的施工图绘制。

4.3 项目预算管理的检查阶段

完成专业设计工作后,对检查点进行1~2次的中间造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检查各专业设计图的错漏之处,然后再进行图纸预审,确定项目设计无差错后,再出具最终的预算报告。

5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5.1 项目招投标管理的计划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招投标合同范本及内容条款的确定以及确定厂商的遴选流程、厂商资格审查的内容和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内容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助于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实施。合适的厂商及正确的评标办法,能够促进厂商间的竞争,有利于发标方选择性价比高的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5.2 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执行阶段

编制好招标文件后,便可进行招投标工作。造价技术人员收到图纸后,可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确定标底,编制工程招标文件等工作。招标内容包括:投标人须知、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合同内容、付款方式、技术标准等。建设单位需与造价单位共同阅读图纸和技术规范的内容,确定招投标的细节,优化招投标工作流程,实现招投标文件的合理性及完整性,确定合理的项目标底价格。

招投标资料和工程量清单不够完善,会增加工程建设的管理难度,增加签证数量,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所以做好招投标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在实际工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项目计划应具备科学性,编制合理的招投标工作进度计划,提供完整的图纸设计、技术要求以及设计参数等重要工程资料;(2)在招投标过程中要从整体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将常见的工程索赔争议点明列于招投标文件中,减少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的不必要矛盾;(3)评标时不能仅依靠工程总价做出决定,还要比对分项工程的单价,避免发生不平衡报价。

5.3 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检查阶段

建设单位和造价单位应以招标文件的内容为基础,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综合分析参与竞争方的项目报价,复核工程量清单与各项投标资料的关系,确保文件内容的统一,认真审核投标报价,防止因错算、漏算、高估、低估等原因造成报价不实和出现低价抢标、不平衡报价等对建设单位不利的情况。

6 结语

建筑项目普遍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应采用合适的措施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动态的跟踪、调整、控制过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对项目的每个作业环节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东航.试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1(1).

[2]张慧娟.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