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联合中频透药仪治疗网球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冲击波联合中频透药仪治疗网球肘

林明禧

东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厦门, 361026

摘要: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中频透药治疗仪治疗网球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12月中医康复门诊治疗的网球肘患者76例。将其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人对其进行中频透药仪治疗。对治疗组在中频透药仪治疗基础下联合冲击波治疗方式,经过1个月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网球肘治疗的有效率。

关键词:网球肘;冲击波;中频透药仪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因网球运动员多发而得名,生活中多发于以家庭主妇、清洁工、木工、修理工等反复使用肘部劳作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肘部肱骨外上髁处局限性疼痛,且伸腕及前臂旋转功能受到影响的慢性劳损性疾病1】。传统保守治疗有针灸、蜡疗、手法推拿、中医药治疗等。冲击波和中频透药仪治疗也是较为常用方式方法。本次研究对我科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76例网球肘患者,将其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在中频透药仪治疗基础下联合冲击波治疗方式,经过1个月康复治疗,治疗组取得了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本院中医康复门诊治疗的网球肘78例病例均符合网球肘的诊断标准。将其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人,进行单纯的中频透药仪治疗。其中女性患者22人,男性患者16人,年龄在35-55岁,平均(45.2±8.5)岁;病程0.5-4年,平均(2.7±0.7)年;治疗组38例,在中频透药仪治疗基础下联合冲击波治疗方式,其中女性患者19人,男性患者19人,年龄在32-61岁之间,平均(42.3±9.6)岁;病程0.3-5.1年,平均(3.1±0.5)年。所有患者都是随机分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经过1个月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网球肘治疗的有效率。

    2.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是网球肘患者,即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诊断标准2】。应除外肘关节外伤性骨化性肌炎、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肱桡滑囊炎等其他所致肘部关节疼痛的疾病。

    3. 方法 治疗组:1.采用瑞士EMS公司引进的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型号:Swiss DolorClast Smart;手柄型号:DolorClast;冲击头型号:10mm)。参照《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3】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肘部屈曲120度置于胸前,下方可用枕头垫高,高度约与心脏平齐,查体后标出阿是穴、激痛点及局部穴位(曲池、肘髎、手三里)。第一步:治疗区域涂抹适量耦合剂,用冲击波的治疗探头将耦合剂涂抹均匀,以较低能量(约1bar)对肘部皮肤肌肉进行纵横轻按、轻推冲击治疗。第二步,采用中到重能量(以患者能耐受为主,约2.5-4bar)对阿是穴、激痛点、局部大肠经穴进行冲击治疗,每个点位大约冲击500-1000次,整个患部每次冲击控制在2000-4000次左右,冲击频率控制在4-8Hz,其中以6Hz较为常用。一周一次,治疗4次。注意事项:冲击波治疗后24小时内建议患处不要进行热敷治疗。2.中频透药仪是采用南京炮苑品牌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型号:NPD-5AE,操作方法:肘部摆放方法及查体位置同前,首先在患部皮肤涂抹适量京万红风湿液,用手法轻擦按揉至药液均匀分布于皮肤,然后贴好理疗电极片,调好透药仪参数。具体参数如下,频率为2000Hz,治疗模式选导入波形,治疗处方选A,调至5级热疗温度,时间设定30min,强度控制在8-15级别,以病人能耐受为准。每3天治疗一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如遇与冲击波时间冲突,中频透药治疗可提前或延后一天进行治疗。

对照组:中频透药仪疗法,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

1.4 观察指标 1.疼痛评估: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4周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4。2.功能评估: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4周通过HHS肘关节功能评分,在0-100分之间打分,分值越低功能越差5。3.治疗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评定方法6。显效: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临床症状、疼痛感消失。有效:关节功能大部分改善,临床症状、疼痛感明显缓解,但易反复,日常工作生活仍受影响。无效:各种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

治疗后3

治疗后4

治疗组

对照组

38

38

7.67±0.89

7.42±1.13

4.19±1.05

6.25±0.98

2.76±0.76

5.13±1.21

1.62±1.24

3.69±1.0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表2 两组治疗前后HHS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

治疗后3

治疗后4

治疗组

对照组

38

38

39.6±4.10

41.8±4.32

58.61±3.43*

50.37±3.27*

71.67±3.49*

62.83±3.72

85±5.10

70±5.56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3。一个月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81.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对照组

38

38

21(55.2%)

16(42.1%)

14(36.8%)

15(39.4%)

3(7.8%)

7(18.4%)

35(92.1)

31(81.5%)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结合上述研究表明,冲击波联合中频透药仪治疗网球肘对比单纯使用中频透药仪治疗在VAS评分及HHS评分均有显著改变,联合治疗后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联合治疗一个月后疗效较差的3名患者通过增加主动功能锻炼,2名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另一名患者疼痛症状始终未能得到明显改善。笔者考虑:1、患者疼痛耐受度及主动功能锻炼意识均较差,影响疗效。2、其次是社会因素,患者需要照顾幼儿,长期使用患肢怀抱婴儿,即使在这一个月治疗期间仍无法让肘关节充分得到休养,慢性劳损持续存在,致使治疗效果深受影响。所以建议在治疗网球肘过程中,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改变治疗策略,尽可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配合度,最终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乔杰,冯晶,黄觅,夏平,等, 中医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5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9)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5.

[3]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2019年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 11(4): 1-10.

[4] 张禄菊,罗伦,周蕴启,蒋敏,李娟, 肌内效贴布对早期网球肘患者的疗效观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22)

[5] 司徒万德;曲姗姗;黄焕琳;陈俊琦;王升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2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