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朱清华 1 陈海萍 2

1 安徽省铜陵市第二十一中学

2安徽省铜陵市新建中心学校

摘 要:目前,小学科学的教学时间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作为主要科目的课程中一直受到挑战。在此种情形下,我们该如何合理地使用我们的科学思维方法来执行有效的科学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小学科学教师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科学思维;渗透

前 言:当前我国所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基本上是围绕教育部所设立的课程标准来制定每个小学科学的教学单元和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不过,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师往往会过分细化教学内容,这使得学生很容易对科学课程失去兴趣。因此,要想扭转这种消极的发展局面,必须打破常规教学,运用科学教学思维方法来认真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情况,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发展水平的规律,大胆改革教学思维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1]

一、科学思维方法一——教学目标的融合与重构策略

接下来,笔者以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为例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融合策略分析:

融合前后的教育目标相互关联,相互加强,相互渗透,从而实现了绝对的一致性,并更好地界定了单元教学的方向。例如,当前对于该单元,共有四个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目标1的让学生能够基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目标2的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外观和性质,目标3的让学生能够对生活中使用常见材料的物品进行分类,以及目标4的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及其内容。其中,目标1是后三个目标的铺垫,如果没有目标1的导入,目标4是无法进行和完成的。因此,只有整合前期的教学目标1和目标2,才能够提升教育效率,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对生活中常见材料的认识。紧接着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分类概念。最后,目标4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一个总结性提升。这些教育方案不仅使教师了解要设计的教学类型,而且为实现总教学目标的目标1和目标2奠定了基础。因此,单元教学的整合目的是通过更好的教学指导,明确界定教育的含义,并在教育中表现出改革的力量[2]

我们继续对重构之前的单元教学内容和重构之后的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对比,看看其改变所在:

重组后,单元教学的主题更加简洁和突出,有利于学生对教学探究活动的把握和关注。例如,当学生在教学内容1——“科学是什么”中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他们明显做出了通览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的行为,试图找出与“科学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内容,然后再将其进行整理,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今后的知识归纳打下了深厚基础。回顾重组之前的学生学习情况,教材的内容由于大量图片的充斥反倒显得较为混乱。这使得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的时间加长,接着,学生就出现了在学习内容上的模糊现象,导致了知识归纳中出现错误和遗漏的情况。但是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之后,学生的思维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如教学内容3——“思考科学家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和教学内容4——“说说你认为的科学”是将原有教学内容的2至3门课程重构并融合为一个内容。此种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加明确学习和探究的重点,虽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简化,但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3]

二、科学思维方法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有所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在主观意识方面的区别之所在,因此,如果不能够对他们做到因材施教的话,那么他们就失去了可以进行创新的可能性。而创新的可能性正是需要人的正常个性作为培育基础的,不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就会难以向着正常的方向进行发展。故教师们只有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多多联系教案,多多激励学生(尤其是那些对科学运动感到困难,缺乏自信的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实践,为他们打造一个合适的、友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够让他们真正放下心理负担去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之中[4]。最重要的是,学生创新性格的培育要靠教师去进行发现,教师要注意的是学生可能诞生的创新行为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发展途径,以推动他们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师如果要想将上述两种科学的教学思维有效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那么其对于小学科学教材的深入理解和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很明显,如果没有做到对于教学内容的极致掌握以及对于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多次设计,这两种科学的教学思维以及方法是很难被使用的。所以,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保证自己能够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流程十分清晰,在此基础上用科学思维去展开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蔡虹. 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1000(019):521-522.

[2]潘小军. 小学科学课"思维有痕"的教学策略——以"加快溶解"一课为例[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45(16):56-57.

[3]邝泽林. 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C]//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 2019,34(67):56-57.

[4]王晓健.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家长, 2020,1000(00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