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有效引导与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有效引导与开展

张婉容

深圳市坪山区坪山中心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118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对幼儿园游戏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综合课程游戏化背景,以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相应的角色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联系现实生活积极开展相应游戏活动,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幼儿园角色游戏引导,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强培养幼儿的个性,促进幼儿个人社会性发展。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同时,综合课程游戏化背景,加强角色游戏引导,增加幼儿的关键经验,提高幼儿学习的整体效果,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角色游戏;问题;策略


前言:在幼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角色游戏活动,有效推进幼儿个人的身心发展。因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将课程游戏化,充分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角色游戏教学质量。在现阶段的幼儿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开展角色游戏的重要作用,并投入到幼儿园课程游戏教学研究当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幼儿教育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整体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因而在当前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综合课程游戏化背景,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角色游戏活动,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提升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整体质量。

一、开展角色游戏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幼儿游戏教学模式来说,通过实现角色游戏化教学,能够丰富幼儿的认知,不断增加幼儿的经验,满足幼儿社交性交往的需求。在幼儿阶段的学生,由于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通过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幼儿能够进入到游戏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角色游戏,强化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保障教育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稳定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到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不断强化幼儿的角色体验,联系现实生活,充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加强实践,提高幼儿的社会性能力[1]。通过开展角色游戏,充分发挥区角游戏的作用,将相应的区角游戏与主题活动进行融合。而让幼儿在角色间的活动中,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有效促进幼儿个人成长。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加强角色游戏活动的策略

1.确定游戏内容,指导幼儿实践

在幼儿角色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确定合适的游戏内容,保障相应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通过做好游戏内容确定和优化设计的相关工作,将游戏化的概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参考幼儿的意见,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借助更加多元化的游戏活动,满足幼儿学习需要,指导幼儿开展相应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2]。例如,通过开展角色游戏活动,以根据幼儿的兴趣,愿望,综合使用模仿,想象,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指导幼儿开展创造性的角色游戏活动,以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因而,在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角色,开展相应角色游戏活动,满足幼儿爱模仿的需要。通过开展“超市,银行,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那幼儿能够结合自己逛超市的体验,对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而在整个角色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独立意愿,确定相应的游戏主题,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在指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的环节中,指导幼儿加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保证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游戏规划,突出幼儿作用

为了提升角色游戏教学的效果,在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游戏形式的规划和调整,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通过科学规划,选择恰当的活动方法,为幼儿构建一个更加广阔的游戏空间。因而在游戏规划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确立活动主题,加强对幼儿兴趣的激发,有效增强幼儿的参与度。而通过发挥幼儿的自主作用,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有效提高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够获得乐趣,提升游戏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在“医生,护士”角色游戏活动中,为了让小朋友能够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且认识常用的医疗器械,教会学生讲卫生,预防疾病。在角色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提出游戏要求。通过有效的游戏规划,让学生能够认清医院的标志,并且能够认识听诊器,体温表等常用的医疗器械。教师可以让每3~5名学生分为一组,小组内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医生,护士,病人等不同的角色。医生和护士戴上帽子,等病人进来。教师可以指导扮演病人的小朋友勇敢的与医生进行交流互动,密切配合。而医生要热情的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并仔细的用听诊器来为病人诊治,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有效减轻幼儿对打针的恐惧,了解医护人员的辛苦。在角色游戏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对服务态度好的医生和护士给予表扬,有效激发幼儿的荣誉意识,保障后期的角色游戏活动能够更加高效有序的开展。

3.加强游戏指导,强化幼儿体验

课程游戏化推动了幼儿教育的改革。在幼儿角色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幼儿游戏过程的指导,以借助科学的方法不断提高幼儿的思想层次。因而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倾听幼儿的真实想法,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与幼儿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工作灵感,挖掘生成资源,不断强化幼儿的游戏体验,有效提升幼儿角色游戏活动开展的效果[3]。例如,在“麦当劳”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汉堡包,薯条,鸡腿,可乐等材料,为角色游戏活动开展提供准备。而在正式的角色游戏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观看上一次角色游戏录像,让幼儿能够发现角色游戏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保障整个游戏活动能够有秩序的开展,教师可以让幼儿提出相应的改正办法。在整个游戏指导的过程中,根据幼儿提出的改正办法,指导幼儿加强角色分配,合理布置游戏场所。通过指导幼儿说一说在玩游戏中,他们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在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指导幼儿加强思考并讲出解决办法,为下一次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准备,不断强化幼儿的学习体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并且能够掌握提问的技巧,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游戏化背景,提升幼儿角色游戏教学的整体质量。

结语

总之,在课程游戏逐渐深入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积极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个人的个性化发展。在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角色化游戏,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获得轻松愉悦的游戏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晓静.“海底捞”诞生记——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有效引导和开展[J].新课程,2020(39):197.

[2]卢明月.从“生活”到“游戏”——“生活教育”理论在农村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体现和运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0(10):11.

[3]夏萍萍.简单材料孕育游戏无限可能——日本鹿儿岛大学教育学部附属幼儿园观感[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10):7-9.

【作者简介】张婉容(1989年11月),女,汉族,籍贯: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本科学历,幼儿教育教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