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查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浅析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查要点

沈申建

桂林市临桂区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 541199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建筑成本控制管理对投资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筑行业是一项大投资、高风险的行业,企业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回报率,方案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关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查要点与技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规划审查要点与技巧,旨在提高建筑方案设计水平.同时,对建设工程建筑方案规划审查的经验,探讨了规划审查的要点和技巧,旨在与同行作经验分享,也希望能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参考,以提高建筑方案设计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建设工程 ;建筑方案; 规划审查

建筑已经是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不可缺少的生存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对基础住房设施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以外,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也有要求。 既要满足对居住生活环境安全需要,又要提高规划的设计质量,满足舒适便捷的要求。 在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审查建筑方案,只有确保建筑设计符合专业性、可行性、经济性等,才能将设计方案作为工程建设的参考标准。

1. 审查建筑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

审查建筑设计方案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建设中采用的材料会受工程所在的环境影响,在选取材料时,要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考虑环保性,确保最终采用的建筑材料符合要求。

(2)功能性与适用性。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不仅要体现建筑工程的整体美观性,而且还要具有适用性。同时,在对最终建筑设计方案确定时,还要考虑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合理应用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和光照,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而降低资源消耗与建设成本[1]。

(3)风格与景观。从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的具体设计情况来看,在整体风格上以简约设计风格为主,具有鲜明特色、颇具亮点的建筑设计风格有待加强,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勇于创新,全面结合文化与精神文化素养,不断丰富设计方案。随着人来源流动性的加大,不同人的思想和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的交集不断增多,这也就使景观设计思想更加分丰富。

(4)色彩及细节。建筑工程中的色彩是一种视觉性元素,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色彩都要依托其他载体呈现,而色彩与载体间还具有一定关联,建筑工程的色彩会给人们带来直观感受,色彩是现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元素,甚至会对人们情绪造成影响。可见,设计建筑工程时,要提高对色彩应用的重视,色彩也是建筑工程环境的一项重要语言,能够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同时,在对色彩进行应用时,也要避免出现色彩污染问题。

2.方案设计存在的共性问题

2.1 不符合城市规划控制

地方政府通常会按照城市未来发展思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并对片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规划。地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具体地块将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地块规划建设的规定性和指导性意见(简称“规划条件”)。规划条件中将明确地块用地性质、使用强度、规划与建筑设计要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市政设施配套要求及相关政策和规范要求。

在方案设计阶段,随意突破规划条件或规划控制图,是规划审查过程中非常普遍的问题。设计人员在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是允许的。但是要注意国家、地方法规规范及规划条件中提出的硬性指标,比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后退、建筑限高等,建筑方案设计时不得突破。

2.2 “擦边球”设计

部分开发商为追求效益最大化,会要求设计人员在方案阶段在法规规范未明确说明的情况下“偷面积”,如半地下室、架空层、飘窗、阳台等处预留后期改变建筑功能的设计预留,这种“擦边球”设计大大增加了规划审查难度及不确定性。

2.3 不符合区域规划深度要求

法规规范、地方性控制规划及规划条件最大限度的确定地块规划指标及设计要求,但为充分发挥设计人员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故在建筑色彩、样式等方面通常风貌导则而不做详细要求。因设计人员技术水平差异化、个性化普遍存在,部分方案设计思路、颜色、样式符合规范要求但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建筑风貌和环境景观。因建筑方案思路、颜色、样式等不存在具体标准,且每人喜好不同,所以对规划审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审查建筑设计方案的规划管理措施

(1)改善管理机制。设计、审查、规划管理建筑设计方案期间,设计部门要在坚持法律法规为基础上,设计建筑。审查时整个设计开展期间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要在考虑实际情况基础上,构建监督机制,确保审查作业开展可以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开展,审查必须符合相应规定,通过监督约束审查作业,确保审查作业顺利开展,同时,不断健全管理机制。

(2)健全相关建筑法律法规是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基础。审查建筑设计方案是一项复杂工作,具体审查期间经常会存在漏洞,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3]。由此可见,若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开展审查建筑设计方案时势必会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困难,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必须要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免建筑企业在设计建筑方案时有意无意存在诸多问题,钻了法律法规的漏洞。

(3)审查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审查建筑设计方案时,为了确保最终审查结果的合理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审查建筑设计方案时必须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具体审查要时,各项内容都必须严格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开展,同时,审查作业还要接受群众监督。建筑工程质量之所以会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的一项主要原因就是负责审查的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或者不够重视审查作业,未严格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开展审查。可见,相关部门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必须严格把控,做好各项工作,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

4.建筑方案规划审查要点

4.1 强制性标准

规划审查时应首先核对用地性质是否符合,其次通过CAD软件比对方案总平面图与规划控制图,查验建筑物是否占压建筑红线,再次计算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强制性指标是否满足规划条件控制要求。一旦方案设计涉及上述规划强制性标准,应及时修改纠正。

4.2 熟悉国家、地方政策法规,熟悉行业相关设计规范

在建筑方案满足强制性标准后,应对项目涉及的相关规范进行核对。首先应对项目规定配建的停车位、幼儿园、社区办公用房等核对规划条件后进行审查;其次应充分计算建筑之间的消防间距、日照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再次应比对规划条件对方案外观、市政配套、绿色建筑、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等要求进行核查;最后应对项目出入口、建筑户型、项目景观等进行分析研究。

4.3 维护公共利益,把握公平、公正原则

对建筑方案中建筑风格外观、涉嫌“偷面积”、项目景观布置等问题,规范中没有具体的标准,审查人员应站在公众的角度来进行审查,维护公共利益。首先,应保证项目的规划建设不能影响周边项目的利益或占用城市公共设施,应符合公众的审美眼光,杜绝“奇葩”建筑。其次,项目自身的公共利益也应得到保障,出入口、停车位、小区绿地、健身设施应最大限度的方便居民使用。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方案设计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作业的开展,以及工程最终效果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审查建筑设计方案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经济、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加强对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研究,提高审查的质量,对城市建筑与环境景观风貌的塑造和管控,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秦凡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查要点与技巧分析[J].城市建筑,2014(4):15.

[2]王鹏.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方案探讨[J].居舍,2020(28):109-110.

[3]赵彩苹,郭兴荣.欠发达地区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难点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