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的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我国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的原因分析

周甫

身份证号: 43038119960501****

摘要:道路桥梁为我国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不仅仅是交通运输方面,平时的机动车出行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道路桥梁的问题在生活中愈发愈重要,在当今,在道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以及桥梁工程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施工中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就极易使得工程的结果出现质量问题,严重的会出现塌方、断裂等问题,极大方面上使道路桥梁在社会中的价值大打折扣,并且还对日常来来往往的人群或是交通工具造成生命危险与损坏。也因此,每一个施工部门务必着重于道路与桥梁现场施工的技术层次与管理层次,把握住每一个施工的要点,最小化或是消除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路桥设计;道路;早期损坏;原因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规模及数量也随之增加,尽管此类工程占据的空间较小,但却承担了城市中较大的交通流量,尤其是在私家车愈发普及的情况下,对道路桥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市政路桥设计中,应当以施工耐久性及安全性为重点,且必须保证其结构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方能充分发挥路桥工程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并为其提供出行保障。

1我国路桥设计对于道路早期损坏的影响分析

1.1过渡段设计不合理

过渡段的设计是道路整体工程设计处理中较为核心的基本组成单元,而过渡段设计的不合理必然会给后续实际通行带来一定的障碍,这在当前道路早期应用中较为普遍。这类道路过渡段在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容易导致后续道路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这样也必然会导致道路的行驶舒适度受损,也容易出现一些跳车威胁,给通行安全带来障碍,需要切实围绕道路设计工作进行详细分析。自然,这类过渡段的设计问题也常常与对地质环境的考虑不足有关,它很容易导致过渡段处理不当,并容易产生一些明显的沉降现象,造成道路的早期破坏。

1.2桥头搭板设计不合理

在路桥工程设计及施工中,路桥桥头过渡段一般利用搭板来搭建,能够使桥头搭接施工需求得到满足,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跳车现象。首先,在搭板的选择上,长度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这使施工中产生了搭板长度不足的情况,难以保证桥头顺接的有效作用。其次,在搭板材料选择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质量情况,如果选择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会使其在施工中难以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并且容易受到压力影响而产生损坏,进而导致桥头跳车的情况。

1.3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足

桥台台背填土压实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施工用料、施工顺序、施工人员的经验等,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广泛,正常的道路运营中,在自然因素、车辆荷载等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土基塑性形变,经过累积发生了路桥差异沉降的现象,对路面的平整度形成不利影响。

2桥梁设计中避免道路早期损坏的控制要点

2.1做好过渡段设计优化

要有效地处理路桥设计中的过渡段,就必须着重结合整体工程项目的需要进行详细分析,以保证其具体道路工程项目的后续通行能在该区域形成较稳定的效果,减少各种可能的威胁干扰因素。因此,首先要做好地形勘察工作,然后才能制定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过渡段具有理想的整体承载能力,在以后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也能保证其稳定效果,对车辆通过时所带来的作用力及其他外部威胁也能形成较好的保护,有效解决可能发生的变形和断裂问题。

2.2搭板强度以及长度合理设计

在针对搭板的长度进行设计时,通常情况下要与现阶段的设计情况进行结合,首先在对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时,要控制在使用年限范围之内。由于道路沉降而导致的纵坡等一系列问题,通常需要在沉降之后将倾角,控制在1/300-1/200的范围之内。其次要保证搭板有一定的长度,需要被土体压紧。除此之外,要与过渡段自身搭板的受力进行结合,与弹性地基进行结合之后实现对长度准确有效的计算。比如在实践中如果过度段自身的长度是10米时,那么需要保证搭板长度能够控制在10~12米的范围之内。在针对搭板强度进行设计时,填土与搭板相互之间脱空状态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确定。比如楔形柔性搭板在过渡段可以对加固区域位置进行合理设置,紧接着将柔性结构当中的一端直接在桥台上进行设置,而另外一端与路基进行有效连接,促使刚性桥台自身与路基模量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过渡。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差异沉降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实现桥头跳车等问题的预防。

2.3加强对路桥设计中过渡段的变形控制

在路桥设计中,过渡段的变形问题对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量进行控制,将交界位置的错落式沉降转换为连续式的斜坡式沉降,通过对工后沉降及路桥差异沉降的控制来实现设计的目标。由于路桥工程中结构的不同会导致桥台刚度的差异,如使用混凝土结构时刚度比较大,而柔性填土路基结构刚度较小,在刚度的变化中,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影响。因此,应结合不同部位的特点,设置缓和过渡段,可减少不均匀沉降问题造成的影响,保证施工的最终效果。

2.4做好路桥定期养护工作

除上面提到的设计不合理外,在路桥前期遭到破坏时,还存在着施工后的维护问题。一是路基材料的选择,选择路基填筑材料时,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经有关单位检验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后,才能使用。二是对公路路基的防护,主要针对路基边缘易受水冲刷的坡面进行防护,在路桥施工结束后,路基因覆盖的材料较多而产生升温现象,这就需要对路面进行散热处理,以避免路面材料因温度过高而融化。

3加强路桥设计优化策略

3.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

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应严格参照实际的设计需求和施工情况,严格管控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测,按照施工的要求选择各项性能符合标准要求的施工材料。而关于材料的运输环节和施工环节,做好材料的检查,避免材料的性能在外界各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降低材料损耗问题的发生几率。

3.2优化施工工艺

在摊铺施工前,应当做好系统全面检查,内容涉及摊铺机械与路面基层,在使用摊铺机械前应做好预热处理,设定时间超过1h,实际温度超过100℃。此过程中,重点在于检查摊铺机械,保证振捣装置始终处于有效工作状态,保证路面达到设计平整度、高度及密实度,在摊铺路面中应选用改性粉质黏土,且保证其具有可摊铺性,以免产生整车料或大面积麻面问题。当做好摊铺检查后,即可展开摊铺作业,现场安排1~2人负责检查,防范施工人员、车辆及其他机械碰撞钢丝或支撑杆,开始摊铺施工时,需检查混合料温度确保其超过150℃,以提高施工质量。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整体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为了从根本上满足通行需求,需要保证高速公路在建设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保证高速公路通行舒适度的提升,以此来为通行安全提供保证。在工程项目设计以及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沉降等问题,导致过渡段与桥台之间的标高差相对比较严重,因此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保证过渡段设计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与现实情况进行结合,保证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可能避免出现缺陷或者误差等问题,以此来保证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赛,武小朝.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居舍,2019(24):40+182.

[2]张建,贺欢.公路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原因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7):60-61.

[3]马朝龙.浅议我国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的原因[J].四川水泥,2017(08):15.

[4]陈功.探析我国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的原因[J].门窗,2017(01):129.

[5]王徐力.公路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原因的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