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护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护理措施研究

邓美珍

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1 )


摘要目的:分析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66例耐药结核病患者,对其流行现状进行分析,且将患者随机划入基础组与综合组(n=33)。基础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护理,比较病患的治疗依从度及症状好转率。结果:基础组的治疗依从率是72.73%,综合组的治疗依从率是93.94%,综合组的依从率相对较高(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症状好转率是96.97%,基础组的症状好转率是81.82%,数据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耐药结核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度,提升治疗有效率,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临床护理

结核病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诱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很多健康人群在感染结核杆菌后,会具有潜藏感染的特征[1]。在免疫力降低或者营养不良的影响下,则会诱发结核病病变。在抗结核治疗时间不足,治疗方式不当或者患者治疗依从度较差等问题影响下,则会致使耐药性结核病的发生。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的国家之一,特别是耐药结核病的控制形式不容乐观,是当前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诊断、针对性治疗,是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有效方式。文章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66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66例耐药结核病患者,对其流行现状进行分析,且将患者随机划入基础组与综合组(n=33)。综合组男女比值是18:15,年龄27-75岁,均龄(39.03±8.83)岁。病程时间2-10年,均长(3.19±1.78)年。基础组男女比值是17:16,年龄27-78岁,均龄(38.79±9.02)岁。病程时间1-10年,均长(3.28±1.59)年。两组基础数据对比无显著区别,可分组对照研究(p>0.05)。

1.2护理方案

基础组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方式,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问。综合组行综合护理,措施如下。

1.2.1建立专业的护理队伍

构建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具体档案,针对所有的患者记录其以往的犯病历史并进行体检,跟踪每一条档案,紧密地关注病患的身体指标,并预防出现其他不良并发症。

1.2.2心理疏导

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时间较长,花费较多,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焦虑、悲观的思想。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患者家属交流,介绍治疗的作用,适当列举一些成功的病情控制案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日常听音乐、看书或者阅读等,放松心情。同时可以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监督且提醒患者用药。

1.2.2健康教育

以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为患者一对一健康指导及定期开展健康宣教课堂等方式,讲解耐药结核病的特征、治疗方式及配合的必要性等知识。普及结核病知识,常见的不良反应,应对的方式等,注意语言生动、易懂。同时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布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生活注意事项等,拓展健康教育的方式。

1.2.3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日产更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戒烟戒酒。日常规律作息,且可以适当运用,增强身体免疫力。比如餐后30min慢走,太极拳运动等,促进肠胃蠕动。

1.3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大致依从率)。完全依从:能够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大致依从:基本能够遵医嘱用药,偶尔存在遗忘用药的情况;不依从:时常遗忘用药或者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护理3个月后,比较患者的症状好转率(显效率+改善率)。显效:患者胸部CT检查病灶完全吸收,临床症状消失;改善:胸部CT检查病灶部分吸收,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数据,计数资料x2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综合组与基础组病例的治疗依从率比较

基础组的治疗依从率是72.73%,综合组的治疗依从率是93.94%,综合组的依从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综合组与基础组病例的治疗依从率比较

组别

完全依从(n)

大致依从(n)

不依从(n)

治疗依从率(%)

综合组(n=33)

22

10

2

93.94

基础组(n=33)

12

15

9

72.73

x2

-

-

-

7.543

p

-

-

-

0.006

2.2综合组与基础组病例的症状好转率比较

治疗后综合组的症状好转率是96.97%,基础组的症状好转率是81.82%,数据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综合组与基础组病例的症状好转率比较

组别

显效(n)

改善(n)

无效(n)

症状好转率(%)

综合组(n=33)

22

10

1

96.97

基础组(n=33)

12

15

6

81.82

x2

-

-

-

5.121

p

-

-

-

0.024

3讨论

3.1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主要是病原菌,可作用于人体的各个器官,通过消化道、皮肤等传播[2]。耐药结核病主要指的是对一种或者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能力,主要分为单耐药、多耐药、广泛耐多药型等[3]。近年来我国耐药结核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世界上多数耐药性结核病患者来自于我国与印度,且患病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加强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干预方式研究十分必要。

3.2耐药结核病的护理措施

耐药结核病患者具有病程时间较长,治愈率较低等特征,很多患者治疗期间易于产生不同程度负性情绪,影响其用药依从度[4]。在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停止用药等因素影响下,则会致使患者病情发展,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

常规临床护理以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为主,对患者的认知状态、心理情绪关注不足[5]。综合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增强患者的耐药结核病认知程度,缓解其不良情绪,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6]。基于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情况实施全面、专业指导,可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度,对其症状的转归也能够奠定良好基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基础组的治疗依从率是72.73%,综合组的治疗依从率是93.94%,综合组的依从率相对较高。治疗后综合组的症状好转率是96.97%,基础组的症状好转率是81.82%,数据比较的结果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治疗依从度较高,治疗后总体有效率较高。

综上报道,综合护理可提高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及治疗有效率,适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梅,陈延芳,周新磊.个性化耐药结核病全程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1,29(02):132-135.

[2]王彩瑛.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2):1715-1716.

[3]张小洋,潘虹,周银古,等.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6):2043-2045+2049.

[4]王超.人文关怀护理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9):2508-2509.

[5]李值贤.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方法与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5):78-79.

[6]张宁,卓燕薇.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5):157-159.

作者简介:邓美珍(1979-)女,汉族,广西资源人,本科,主管护师 ,主要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