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分析

孙清

威海市长征路小学 2642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小学作为重要的基础阶段,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习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词语应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三年级作为教学时写作的基础教学,是低年级写话语高年级写作的过渡阶段。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部编版;三年级习作;情境创设;批阅


在小学三年级展开习作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具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不知道文章中应该写什么,词汇也较为简单匮乏,令文章内容显得空洞。想要让三年级小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习作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制定出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逐步讲解关于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提升学生词汇、短句的运用水平,有效提升写作文章的质量。

一、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与想象

小学三年级的写作教学主要是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作为教学基础,引导学生融入自身的经验展开联想进行文章创作。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级比较小,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写作教学主题展开情境创设[1]。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接触,为学生展开创作想象带来有利条件。学生在情境创设过程中,使写作思路变得清晰明了,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质量。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中《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围绕大熊猫展开写作。但是一些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较少,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动作、饮食喜好等都不清楚,难以创作出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在这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开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对大熊猫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将这些资料分析梳理,选择有用的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适时的为学生播放。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和图片中了解到大熊猫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饮食喜好和运动能力等。在学生们观看完这些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想象国宝大熊猫之间发生的故事。例如野外大熊猫的生活故事或者动物保护基地大熊猫的生活故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大熊猫的了解,将内心情感融入到写作当中,使得小学生的习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教师在进行小学习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内容有准确的了解,分析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营造出轻松欢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们的习作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1.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写作情感表达

小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文章中情感的表达常常会影响到文章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写作当中正确传达内心情感,合理的阐述思想内容,令小学生文章的质量得到提升。在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指导[2]。使生活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可以将情感带入到文章创作过程当中,使得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章节中,教师在讲解课程教学内容之后,剖析里面蕴含的生活元素,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完成写作。学生围绕自然环境展开写作,将自身的旅游经验和感悟融入到文章当中。教师也需要适时的引导学生转换思想,从其他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准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生活实际实践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进行情感表达,使学生逐渐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提升他们的写作综合能力。

三、拓展阅读,扩展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与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够扩展自己的写作素材,学习不同的写作形式。而写作训练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准确的掌握中心思想,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全面认知,提升了阅读能力。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展开拓展阅读,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令他们的文章更加具有条理性。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写作时具备童话故事的理解力,产生童话创作的形象感知。所以教师需要详细的讲解童话故事的特点与寓意,令学生了解通过故事创作的魅力[3]。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故事,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扩展视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书籍,让学生在这些书籍中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加深他们对童话寓言的认知,令学生作文内容能够彰显出童话色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使学生们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内容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层次感。

四、认真批阅,纠正学生写作缺陷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处以起步阶段,写作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教师的纠正和指导将会有效改善学生的写作质量。学生们在完成习作之后,教师需要展开细心的批阅。作后批阅是作文教学工作的延续,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写作规律和水平。教师在进行批阅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文字进行详细的阅读,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在批阅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的优点,分析写作缺陷,采用积极鼓励的态度指导学生完善写作质量。不要采用过于严苛的语言,避免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4]。教师与学生进行和谐沟通,帮助他们树立写作自信心与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学习带来有利条件。

结束语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习作学习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素材等方面的约束,使他们的写作质量不够理想。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应当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情感方面感知的培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文章当中,梳理写作思路,令文章内容富有条理性。

参考文献  

[1]朱义煌.刍议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21(01):24.

[2]张保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03):59.

[3]雷娒.习作教学资源开发——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教学实践为例[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174.

[4]王芳.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性[J].安徽教育科研,2020(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