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厂给水泵检修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厂给水泵检修中的应用

李国富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0





[ 摘 要] 状态检修技术已经在我国电厂中开始应用。 湖南电厂在给水泵中应用状态检修技术, 在全面了解给 水泵系统的性能、状况及影响给水泵系统性能、状况的因素后, 建立了给水泵系统的状况台帐。 这样, 根据台帐, 掌握 了给水泵系统的性能、状况, 再对其进行分析、评估, 预测故障发生的时间 , 确定检修给水泵系统的日期。

[ 关键词] 状态检修 给水泵 应用

1 给水泵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火电厂锅炉系统内的给水泵包括主、辅给水泵两个部分,这样可以确保主给水泵出现故障时不会出现停机问题。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对给水泵的养护与检修,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锅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如果在故障初期进行检修,可以有效防止机组故障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避免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综上所述,开展给水泵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不仅对锅炉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积极影响,还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因此对给水泵进行状态检修显得尤为重要。

2 给水泵状态检修的基本思想

给水泵是火电厂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 它的可 靠程度直接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为保证机组安全、 经济运行, 给水泵通常采用 1 台运行 、1 台备用的方 式 。当运行的给水泵发生故障时,备用泵投入运行 , 避免发生因给水泵故障造成机组停运的事故。

2.1以前给水泵系统的检修情况

以前,由于给水泵系统的计划检修周期不能与 发电机组同步,往往主机尚未达到计划大修周期, 给 水泵却需要大修。由于机组运行的需要 , 此刻主机 不能退出运行进行大修 ,这样会发生因给水泵系统 故障造成停机。另一方面, 当主机到达计划大修周 期时,给水泵状况尚好 , 无需进行大修 , 但为确保机 组大修后的安全 、可靠性 , 在机组大修时 , 不得不对 不需大修的给水泵系统大修,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在以往的计划检修中, 由于电厂对设备的状况 、 性能不能很好掌握 , 与之相关的材料和备品管理也 很难,多数电厂为了保证设备有足够的检修材料和 备品、配件, 不论是否需要 ,只要有可能用上均备齐 , 有的配件库存了几年、10 余年都没用上, 使材料、备 品、配件大量积压, 造成资金积压, 检修成本增高。 有些电厂材料、备品、配件不足, 影响设备及时维护 和检修。

以前 ,电厂经常出现上述情况 ,特别是投产 初期, 给水泵状况差, 虽然 2 台泵互为备用, 但可靠 性很低 ,经常启 、停 , 给主机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 为扭转这种局面 ,电厂只能在主机小修时 ,对给 水泵系统大修 ,以期提高给水泵系统的可靠性 。同 时大量购进备品、配件, 以满足检修和维护的需要。 尽管如此 ,仍不能摆脱给水泵系统可靠性差的局面 。

2.2 实现状态检修的条件是了解设备的状况

1996 年开始 ,电厂对给水泵系统实行状态 检修。首先全面了解给水泵系统的性能 、状况 。对 影响给水泵系统性能 、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 要的影响因素, 并根据其影响程度 ,建立完整的给水 泵系统状况台帐 。这样, 掌握了给水泵系统的性能、 状况 ,对其分析 、评估 ,预测故障发生时间, 确定检修 日期。因此 ,建立给水泵系统状况台帐是实行状态 检修的关键。

出力大小是反映给水泵状况的第 1 要素。给水 泵处于完好状况时, 最大出力应大于配套锅炉的最 大出力,通常比机组带额定负荷所需出力大 10 %~ 15 %。随着运行时间增长, 因设备磨损等因素的影 响,出力会逐渐下降, 当出力下降到某一规定值时, 预示给水泵即将大修 。大修日期可根据出力的下降 速度和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即大修日期可预知 。 给水泵大修的时间只需 1 ~ 2 周, 可在机组小修 中进行 。这样, 可根据2 台给水泵的状况, 合理安排 运行方式, 既确保机组安全 、经济运行, 又可在机组 小修时安排给水泵大修。影响给水泵出力的因素很 多,除泵本体动静间隙增大 、叶轮磨损等内部原因 外,还有很多外部因素 。如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不够 (液力耦合器输出转速下降)、泵本体连接阀门内漏 等。其下降速度和变化趋势往往很难准确预测, 因 此必须对这些相关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才能对其状 况进行准确评价 、诊断,确定检修时间。 反映给水泵状况的因素, 除了出力外, 还有振 动、温度、噪声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如果给水 泵各轴瓦的温度或电机铁心温度逐渐增大, 且从外 部无法查明原因时, 表示给水泵即将进行大修 。
  3给水泵实行状态检修方法
  3.1 全面掌握设备性能与状态
  技术人员在进行检修前,需对给水泵的各项性能指标及当下运行状态进行准确把握,首先应对影响给水泵平稳运行的各项特征指标进行分析。其中在众多特征指标中出力指标是给水泵最关键的特征指标,一般来说,影响出力指标的因素包括:泵本体动静间隙、叶轮磨损程度等,此外,给水泵的其它特征指标还包括机组振动幅度、构件使用寿命、噪声大小、泵与电机各轴承温度以及电动机绕组温度等。


  3.2 建立完整的设备状态台账,编制设备故障诊断表
  在对影响给水泵稳定运行特征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应对各项特征指标进行逐一分析,从而找到哪些因素对水泵稳定运行的影响程度较大,并基于其影响程度来构建设备状态台账和故障诊断表。
  3.3 预测、确定与安排设备的检修时间
  构建设备状态台账后,在日常管理中应对设备的主要运行性能以及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监控,并做好相应的监测数据记录,基于形成的监测记录来预测、确定与安排设备的检修时间。如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磨损问题进而造成给水泵的出力降低,那么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监测形成的记录来找出出力的限值,当出现这一限值时就表明设备需要进行大修;同样,当给水泵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且无法在机组外部找出原因时,技术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进行大修处理。在进行给水泵进行大修时,因为所需的时间并不长,因此,电厂可以结合给水泵的实际运行状态对大修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既不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又可对机组进行修理。
  4 效果評价与结论
  (1)未开展给水泵状态检修时,给水泵发生故障的频率较大,甚至一些故障直接导致了机组停机,但在进行给水泵状态检修后未再出现故障,给水泵运行稳定性明显得到提升。
  (2)为确保给水泵状态检修的高效性,技术人员在对机组进行检修前全面系统地检测了给水泵的运行状态,尽管开展此项工作的增加了机组维修的资金与时间成本,但在开展给水泵状态检修后,技术人员在进行机组维护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可以根据给水泵的运行状态合理安排维修任务。
  (3)开展给水泵状态检修后,检测维护部门对机组各类构件以及配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了更加准确地把握,从而提升了对给水泵系统材料以及备品配件的管理能力。在未实施给水泵状态检修前,我厂每年因进行检修而使用的备品配件资金高达百万元,不仅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还造成一些有用备件的浪费,开展给水泵状态检修后,技术检修部门可以有计划地采购备品件,极大地减少了因购买备品件而花费的资金。
  参考文献:
  [1]赵鹏飞.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驱动给水泵节能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7(10):78-79.
  [2]张俊.浅议大型火力发电机组汽动给水泵的热经济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