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侯少华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的前提下,作为严重威胁人们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关键因素,必须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不断加大的基础上,要求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必须结合更加先进的科学方法,提出有效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鉴于此,文章论述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最终共同助力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措施


前言:21世纪,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同样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由此而造成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岩土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和资源开发过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经济民生工程的质量,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岩土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必须重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1.1滑坡防治技术

在岩土工程开展的过程当中造成的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就是滑坡现象,而滑坡现象所带来的各项安全问题也非常多,因此就需要加强对于滑坡防治技术的研究,首先就要对易产生滑坡现象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充分的去了解产生滑坡现象的原因,在滑坡防治技术的研究当中,针对产生原因去进行防治。滑坡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与地下水的含量有关,在滑坡防治技术中要严格的去对该地区的地下水体进行控制,减轻因土壤含水量与土体结构需求不符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要加强对于滑坡区域整体结构强度的研究,是岩土工程建设过程当中,要保证土体的整体结构与周围环境的平衡状态,降低因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土体出现滑坡现象。

1.2泥石流防治技术

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泥石流的防治技术,要充分利用相应的配套技术对所造成的泥石流进行排放,因此就需要在泥石流的下游地区去建立疏导排放区域,让泥石流在该区域进行排放和分流,并建立合适的位置,去对这些泥石流进行处理,有效的去降低泥石流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对于泥石流中体积较大的砂石要进行拦截,不断的去采用阻挡技术利用机械去对其中的砂石进行处理,防止因砂石堆积而给岩土工程造成损害并影响岩土工程的开展。对泥石流的下游地区去运用储淤技术,有效的控制泥石流所造成的冲击和伤害,在后期能够开展更加有效的防治处理工作。泥石流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去降低产生泥石流而给岩土工程造成的伤害,从而也减轻了相应的损失,是岩土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开展。

1.3地脉变形防治技术

在岩土工程的开展过程如果出现地脉变形现象会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而且在后期也会造成整个工程的施工难度增加,对相应的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影响着所进行的岩土工程质量。因此就需要不断的去加强静脉变形的防治技术,通过运用添堵技术,在容易产生地脉变形位置进行石块填埋,向其中添加充足的黏土,并开展较为严格的方式工作,相应的区域结构强度增加,降低变形现象的产生。可以直接对变形区域进行夯实工作,利用夯实所造成的压力和冲击力使地脉的整体承载力提升,同时再去采用回填土层去加强产生地面变形区域的强度,有效的降低地面变形现象的产生,促进岩土工程能够顺利的开展,有效的保证整体岩土工程的质量。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工程防治措施

对工程防治措施的应用需要对该区域的容易产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去选择合适的工程防治措施的开展,有效的去增强防治措施的适应性。根据不同区域容易产生的地质灾害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实际地区的地质地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使所制定的防治方案与方法对于地质灾害的处理能够更加有效,在岩土工程开展的过程当中去,减轻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各项危害。如采用拦截处理技术去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处理,减轻泥石流流动所造成的危害与冲击,从而使相应的岩土工程能够有效的开展。

2.2建立岩土工程规范标准与监察制度

大部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都与岩土工程中人为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泥石流、地陷、山崩、滑坡等,这类地质灾害只要施工方在开展工程时予以足够的重视,就能够很大程度的避免。现阶段大部分施工方将效率放在第一位,在这方面的防护工作做得还不够,进而诱发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建立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规范标准是有利于防范地质灾害的。现阶段大部分岩土工程施工方不重视地质灾害的防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相应的规范标准对其进行约束。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监察制度。仅有规范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建立相应的监测制度,才能有效地落实各项规范标准。在工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通过监察制度有效的找到负责人,及时了解灾害的诱发因素,并第一时间采取治理措施。

2.3实施动态监测

为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对生命财产造成的严重威胁,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预控措施提升地质工程的稳定性,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举措。施行灾害预防概念工作,规避地质风险是控制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城镇多、人口密集的河流上游区域内,如果存在复杂地质、有滑坡和崩塌现象的高山和峡谷地区,要采取合理的风险规避手段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态监测上游河段内雨量、水文,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在雨量大的时候如果存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将附近的居民转移到安全的地区内,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2.4灾害避让

所谓避让措施就是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做好充分的应急避让准备,制定出合理的灾害预防方案,不与地质灾害正面相冲突,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主要涉及以下措施:①雨天避让措施,就是在避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重点关注雨天导致的灾害情况,针对特定的灾害采取必要的避让转移措施,减小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在采取避让措施的过程中,采取安全转移的方式,尽量采用就近地点完成转移任务,使雨天灾害防治工作能够更加迅速、更加高效的完成。②搬迁避让措施,就是在一些大型地质灾害发生的过程中,通过政府出资的方式,对灾害发生地的住户采取搬迁工作,使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减少。搬迁避让措施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投入,需要拆除原来的住房,同时在新的地方建房,但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当前所进行的研究工程越来越多,因此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人们也逐渐加强对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的重视。为了有效的降低所进行的岩土工程造成的地质灾害问题的产生概率,就需要不断的去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的去将先进的科技技术融入防治技术当中去,同时分析各项岩土工程造成地质灾害问题的具体原因,根据产生原因去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使所进行的防治工作能够更加有效的落实与开展,充分发挥其防治作用,有效的减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产生,从而更加推动岩土工程的安全开展。

参考文献:

[1]麻江涛.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123-124.

[2]姚文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16):220+223.

[3]龚放.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策略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2.

[4]李洪远.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83.

[5]孙晨辉.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华北自然资源,2020(03):103-104.

[6]顾兢.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20(03):268-269.

[7]麻江涛.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