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分析

王飞

身份证号: 4127281987052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就是其中一种,它有着良好的施工稳定性,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基于此,本文就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施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建筑材料的把控,而混凝土是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混凝土的结构种类具有多变性,其中大体积混凝土适用于大型建筑施工中,比如高层楼房、水坝等。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体积比较大、内部温度变化稳定、表面系数小,可以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受不可控因素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最大程度上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

1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1.1对掺合料的技术要求

掺合料是制作混凝土的关键组成部分,混凝土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组成成分较为多样化,掺合料作为主要组成成分,要从多方面明确对掺合料的技术性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的组成要求有一个大概的说明,混凝土中的掺合料主要由以下三种组成:硫酸盐水、粉煤灰、矿物掺和料。有几个细节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在选择硫酸盐水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温度进行合理的调控,其硫酸盐水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5℃以下,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在选择粉煤灰的时候,要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量控制好粉煤灰的烧失量,正常情况下,混凝土制作工程中对粉煤灰的烧失量是作了一定要求的,其烧失量要少于6%。在选择矿物掺合料的时候,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控,可以选择沸石岩粉、天然火山灰,也可以选用硅灰和高炉矿渣粉。

1.2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从目前的土木建筑情况来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主要使用的原料有骨料和水泥两种。骨料是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原材料,它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建筑实施情况出发,我国混凝土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骨料质量的不统一,在骨料选择的时候,要控制好骨料的使用配级,强度主要受水泥的影响,水泥材料的不同,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随着混凝土制作中外加剂的增多,混凝土材料受水泥因素的影响越来越低,所以在选择水泥的时候,尽量选择开裂敏感性较低的水泥。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因素

2.1外界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质量受外界温度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呈一个稳定的框架,温度波动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结构的稳定性。比如当外界温度下降幅度比较大,混凝土表面会逐渐出现细浆,但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就是使得混凝土内表面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如图1所示),混凝土内表面的温度差过大,会产生温度应力,在温度应力的影响下,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者其他的质量问题。

60d95fd95c06d_html_ba3d9c2e91c000d6.jpg

图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变化图

2.2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随着相关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混凝土技术越来越成熟,在混凝土成分组成中,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降低了对水灰的使用频率。但也因为对水灰的利用度降低,使得混凝土水化作用明显突出,加重了混凝土的自干燥现象,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出现一定的波动变化,表现为自缩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混凝土断裂现象。

2.3混凝土成分的影响

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较为多样化,其中粗集料主要包括破碎砾石和矿渣,我们要保证其成分组成必须干燥结净,粗集料的质量必须达到工程标准,要对粗集料的颗粒大小和颗粒直径进行一个合理的调控,将它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混凝土中掺入了其他的杂质,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施工技术

3.1合理控制外部约束力

在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着重控制外部约束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控制外部约束力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大体积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对滑动层进行合理的调控,将其设置在一个可调控的范围内,降低地基位移度和下沉的力度,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受到外界应力的影响。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沉积部分和地基之间,铺设沥青从而形成滑动层,通过沥青的阻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力,使得混凝土整体稳定性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其次就是控制温度影响下的应力变化,温度应力方面的控制我们主要采用覆盖或者蓄水的方式,以外加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将混凝土内表面的温度应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因为混凝土温度内外差过大而导致热胀冷缩的问题。

3.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合理规划每个施工环节,制定全面的施工计划,保障施工的可行性。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每一层混凝土在凝固初期阶段就需要被新一层的混凝土覆盖住(如图2所示),然后充分捣鼓严实,浇筑期间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泵输送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先使用水泥纯浆将泵内部润滑湿透,避免输送过程中出现堵塞问题,保障混泥土输送的连贯性,泵输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所以要一步一步来,合理控制输送速度和浇筑速度,减少混凝土暴露在外面的时间。二是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包括了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不同的分层阶段其施工要求不同,全面分层是指连续的逐层浇筑,这种方法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推进施工;分段分层是将混凝土结构划分为了几个不同的部分,然后分层浇筑,对结构性要求较高,适用于混凝土供应较少的情况。斜面浇筑要控制好斜面的坡度,根据早期裂缝的形成原理,在浇筑过程中避免裂缝的产生。

60d95fd95c06d_html_79c00814541532b1.jpg

图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图

3.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的施工设计和措施

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施工设计和施工措施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最大程度上规避这类问题的出现。施工设计:合理调控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合适的方式降低混凝土中的含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除了这种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增加直径、间距较小的构造钢筋来增强结构抗裂性,在钢筋破裂的部位,我们可以设置暗梁,保证钢筋配合的协调性。在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气候变化,浇缝时间尽量控制在两个月时间以上。施工措施主要是针对与温度进行管控,温度控制更多的是人为控制,针对于不同的温度差我们采用的调控措施会有所改变。

4结语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合理协调各个环节的对接关系,控制各项系数变化情况,做好人员组织工作,管控好温度混凝土温度变化,最大程度上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影,曹达纯,廖静茹.试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世界,2018(35):94-102.

[2]刘光辉,刘守田,刘赞.建筑工程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25(12):52-53.

[3]刘馨泽,吕如坤,张永民. 浅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2018(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