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截污纳管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3

刍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截污纳管设计

邓书华

身份证号: 45032219821112****

摘 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地区相继展开了专项行动。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截污纳管的设计与安装工作,但由于相关标准还不成熟等问题,截污纳管的设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截污纳管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其设计要点以及一般施工步骤,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管网;工艺

前 言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源,当前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因此污水治理工作迫在眉睫。由于城市污水处理机制相对比较成熟,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成为了当下污水处理的重要阵地。从整体上看,由于工厂、高污染企业大多都选址与农村,因此农村污水相对于城市而言具有总量大、成分复杂等特点。截污纳作为农村污水治理的关键环节,其结构设计和施工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目前我国缺乏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标准,特别是与污水管网相关的技术标准,很多市政标准对农村地区来说并不适用。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截污纳管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没有统一的标准

农村污水的成分和排放量相对于城市而言更加复杂、更加大。然而,缺乏一套完整的设计标准来指导截污纳管的设计。当前大部分设计和施工依据都是以《室外排水设计》为基础的,很多标准都是针对城市制定的。农村地区的有关标准十分匮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各地在进行截污纳管设计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实际的施工操作中受到设计者的经验所限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合理之处。

1.2 现场施工情况复杂

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其生活环境还保留着原始状态、建筑物的排列缺少规划且相对比较密集。这为截污纳管的现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过于密集的房屋使得道路过于狭窄,且道路拐角过多,安装设备很难到达现场。同时,就截污纳管的设计本身而言也是较大的挑战,因为为了错开房屋住宅区,地下管线的走向必然是错综复杂。

1.3 没有准确的基础资料

截污纳管的设计工作需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地理环境和地形资料的条件下开展,城市地区由于房屋的建造都是按照统一规划进行的因此很容易获取相关资料。但是农村地区由于大多为私建房屋,且未经过统一规划因此缺乏必要的资料。设计人员往往需要在进行设计工作之前进行全面勘测,绘制地形地势图。这样一来无疑是增大了设计成本,延长了设计周期。

2 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设计要点探讨

2.1 管网敷设

(1)一般来说,雨水与生活污水所并不共用一套污水治理管网。而是实施“雨污分流”的办法。对于建筑物过于密集的区域,如果存在“雨污分离”困难则建议使用截留式方式进行收集。(2)棺材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普通居民区可以采用管径在φ75~160之间的UPVC 、国标 HDPE 双壁波纹管以及管径在DN200到400之间的缠绕管。而如果管道需要穿越主要街道、河道等,则可以考虑使用钢管、球墨管或砼方包。(3) 接户管可分类确定管径:厕所污水一般可采用 φ110,洗涤、洗浴、厨用后废水一般可采用 φ75。(4)一般来说,为了防止管道中臭气的回逸,在厨房和卫生间等位置应该设计“s”型存水弯。(5)户外存水弯应该使用保温材料进行包扎,防止过热或者过冷导致管道破损、污水流出。(6) 村级主管可根据服务点接入农户数分段确定管径,一般可按表1进行设计。

1 村级主管管径一般采用标准

服务点接入数量

管道管径

25~100

φ160~DN200

101~400

DN200~DN300

>400

>DN300

2. 2 管道坡度和最小覆土

(1)φ160、DN200、DN300三种管径的管道在进行铺设时原则上应该将坡度分别控制在4‰、3‰、2‰以上,以保证管道内的污水能够朝着所需方向顺利流动。如果受到施工现场地势的影响而难以保证规定的坡度,也可以适当减小,但必须保持在 1.5‰以上。( 2) 管网应该尽可能地设置在农村主干路的两侧,防止对道路造成破坏。当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挖土时,管道的埋深不能够大于1.2米,埋藏管道的沟槽适宜使用直立挖掘的办法。沟槽管( 窨井) 沟槽底采用宽度(20cm+外径+20cm) ; 采用人工挖土时,采用宽度( 10cm+外径+10cm);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房屋建筑密集的区域,由于施工条件受限以及处于安全的考虑,不能采取机械挖掘。(3) 当管道铺设完成后,需要在管道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质以确保其使用寿命。不同位置的覆土厚度有所不同,车行道下方的管道在0.7米以上,其他区域为0.3米以上,如果难以满足以上要求,应该在管道外部设置合适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钢管进行加固、用混凝土包管等。

2.3 检查井

(1)检查井是为了后期对管道进行检查而设置的,当其位于村庄主车行道上时要在检查井的井口放置承重井盖。(2)检查井一般为流槽井,流槽建议用半破管道连接设置。在必要的地方可采用落底井。(3)检查井设置位置应尽量避开自来水、燃气、电力、军用光缆等地下管线。

2.4 化粪池和隔油池

(1)原则上化粪池提倡单户独用。化粪池容积的确定按照用户人口数量确定,人口为3人以内、4~7人的容积分别为0.8立方米、1.5立方米。当人口为7人以上时则根据排水量来进行具体计算。(2)化粪池的建设可以采用砖砌、玻璃钢、PE等材料。用户本身建有化粪池的,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如果不符合相关规范则要引导其进行整改。(3)农家乐、饭店等餐饮废水必须经隔油池(器)预处理后再接入管网系统。

3一般设计步骤及方法

上述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截污纳管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下面将对其一般设计步骤及方法进行阐述:

3.1实地考察

在正式开展设计工作之前,需要对工程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充足的调研。调查的内容包含村庄的常住人口数量、房屋建筑分布、周边工程类型、数量和规模,以及贯穿车行道的分布情况等。此外,还需要对排放污水的基本性质、成分、污染物所占浓度等进行化验分析。地理分布的调研有助于设计人员进行管道分布设计,制定出最合理的管道架设网络。污水情况的化验分析则主要用于指导埋藏管道材料的选择。例如,如果污染物酸度过高则不适宜采用金属管道。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对现存的管道网络进行勘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新管道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道资源进行铺设。实地考察是为截污纳管以及其他辅助管道和设施的架设提供基本的数据,调研工作是否精准对于后期设计方案的确定以及施工方法的选择机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的详细。

3.2 管道参数指标确定

农村地区在前期建设时一般本身铺设了对应的截污纳管,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相关标准的约束,已经管道往往随着村庄扩建而分期铺设,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管道及其相关参数进行调研。此步有助于技术人员准确了解现有的管线分步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管道的铺设以及旧管道的更新。在进行实地调研时,勘测人员需要对现有管道的直径、埋深、等进行测量。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进即可。而对于需要新增的管道则应该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进行设计。

3.3构建二级污水管网

污水集中排放以及铺设截污纳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污水统一处理,防止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与湖泊。架设二级污水管网的目的如下:(1)能够切实防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避免水体污染。(2)二级污水处理管道相当于对污水进一步处理可以增加污水处理的效率,缓解现有的水体污染状况。在具体进行操作时,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对二级污水管道的分支管道铺设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确定接入井的位置。

3.4建立污水分流设施

有些村庄住户较多,常住人口数量相对较大,如果只有一条截污纳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建立污水分流设施。通过分流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污水排放密集时间段内的管道压力,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内容:(1)当二级管道设计完成后,计算工程预算若还有富余则可以考虑设置排水用户内部其他辅助设施,如雨水采集装置等。将雨水收集器收集到的雨水通过另外一条管道直接排入到河流中。避免由于雨水进人截污纳管而使得污水的总量大幅提升。(2)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国家要求的二级污水管道要求的内容,将管道进行功能转换,新增三级污水处理管道,原来的管道则作为雨水排放管道,提升管道的利用率。(3)在进行污水排放网络设计时,应该遵循基本的基础建设标准,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设计。下图为包含雨水分流管道的截污纳管设计图。


60d9228019832_html_54c115aac4ea72fe.jpg

3.5 工程复核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复核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复核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图纸的复核,二是施工结果复核。对于设计图纸而言,其复核的内容应该包含设计整体的可行性、经济性、科学性等。具体来说,图纸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其内容进行细致的审核。检验方案是否可行,有无技术难点;设计方案中是否有可以调整的地方,能否将建造难度和建造成本进一步降低;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前瞻性,能够供所在村庄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使用。而工程施工结果的审核组主要是工程质量和工程数量的审核。工程质量包括所选择施工材料是否达到质量标准,施工参数(管道坡度、埋深、土质层覆盖厚度)是否达到标准,是否与设计图纸上标明的一致。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则应该及时进行整改。而施工数量方面则重点考察管道的总量,包括二级污水管以及污水分流设施等。工程复核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管道在未来时间内能够高效、稳定的工作,因此需要慎重对待。

结 语

水体环境保护关乎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是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思维下的产物。农村地区常住人口相对于城市更多,且广泛分布有各种重污染企业。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是国家污水处理的重点,截污纳管作为第一道防线,其设计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点关注。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污纳管工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基于此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陈烈云.关于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及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的体会[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112.

[2] 包松考,杨勇,蔡丹新,等.温州市灵昆街道截污纳管工程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6):126-128.

[3]余恒,孙安民 . 黑臭河道生态治理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实例[J].水处理技术,2019,45(7):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