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杨倩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10月分娩的12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照组采取旧产程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预后、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分娩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以及母婴预后可产生良好的影响,有效改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分娩预后,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新产程标准;助产措施;产钳助产;母婴预后;影响

引言

正确管理产程对临床上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十分关键。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分娩人群的特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如分娩产妇的平均年龄增高,孕妇和胎儿体重增加,分娩镇痛及产科干预临床应用率升高,使临床沿用多年的Friedman产程曲线开始被重新审视,产程处理中一些观念不断更新。正确判断产程对降低剖宫产率及保障母婴健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然而新产程标准尚在实施推广中,需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样本研究,制定出更为合理的适用于农村基层医院的新产程标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0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年龄21~27岁,平均年龄(29.45±3.21)岁,平均孕周(38.47±1.12)周,平均BMI(26.67±3.02)kg/m3。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62±3.45)岁,平均孕周(38.97±1.40)周,平均BMI(26.27±3.32)kg/m3。2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对象均系单胎、足月妊娠的40岁以下初产妇;②新生儿预估体重在2500~4000g范围内;③头位,具备阴道试产条件。排除标准:①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②心、脑、肝、肾严重病变者;③有既往子宫手术史者;④严重贫血;⑤胎儿畸形。⑥精神及沟通能力障碍者。⑦多胎、经产妇;⑧孕周低于37周或高于42周。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具体内容如下:①每4~6h监测胎心1次,每2~6次行宫颈内口探查;②根据产妇需求实施导乐分娩、陪伴分娩及镇痛分娩,以宫口开至6cm为活跃期起点,活跃期处理原则:持续胎心监护,每2~4h检查宫颈开口情况,若宫缩正常不干预,若宫缩乏力(即宫外压未达到60~80mmHg(1mmHg=0.133kPa),宫缩间歇期未达到2~3min)则行人工破膜,并给予乳酸林格液500ml+宫缩素2.5U静脉滴注,强化宫缩。第二产程:指导产妇自主用力、行自由体位分娩,如可取骨盆摇摆辅助,对臀部进行慢慢摇摆,该体位与下蹲姿势较为接近,能够使骨盆的横径有所加大;家属背对产妇坐于另外一个产球上,使后者侧脸贴于背部,这样的互动不但能够使舒适感得到提升,而且可以使二者的亲密感大增。宫口扩张4~6cm前:在这个阶段,胎头的下降及旋转颇具意义;帮助胎儿旋转,腹直肌弹性较佳,身体朝着前方倾曲,尽可能向前靠膝,双膝跪在比较薄的垫枕上保持膝跪姿,把双手、头以及前胸都靠于产球上,上半身保持前倾式,全身肌肉放松,对臀部进行有节奏的摆动;腹部肌肉松弛或者悬垂腹,胎儿重心或许会移到母体的前方,宫缩的时候下半身依旧保持蹲位,而上半身朝后靠于陪产者或者产球上,也就是保持半坐卧位姿势,从而使胎儿重心移向后方,使其身体纵轴和母体骨盆轴相同,宫缩间隙的时候,以双手将腹部拖起来,站立以匀称的速度进行行走活动。若宫缩乏力人工破膜后给予乳酸林格液500ml+宫缩素2.5U静脉滴注加强宫缩。剖宫产指征:宫口扩张至6cm后停止扩张4~6h,未实施硬膜外麻醉的产妇第二产程>3h,实施硬膜外麻醉产妇第二产程>4h,且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0d59b63f22b8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产妇产程时间相较

观3察组潜伏期和第2产程均较照组长(P<0.05),2组第2及第3产程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60d59b63f22b8_html_5a23d5b19d02935c.png

2.22组分娩方式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钳助产及中转剖宫产率均较低,自然分娩率较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2。

60d59b63f22b8_html_d78935b798d35c21.png

2.32组产妇分娩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产褥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7d的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60d59b63f22b8_html_f865f725f79f66d9.png

2.42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

2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异常、脐动脉血气pH值<7.0、羊水粪染以及转儿科比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60d59b63f22b8_html_5987d965be4dac74.png

3讨论

分娩中的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是从开始出现间歇5~6min一次的规律宫缩开始直到宫颈口完全扩张至10cm左右为准,一般初产妇需11~12h,此阶段需帮助初产妇消除由于初次分娩的恐惧心理,保持镇静乐观,同时,还要帮助初产妇补充足够的营养按时进食,若此时胎膜未破还需初产妇在室内行走活动,并指导其进行一些辅助减痛的运动,另外还需告知产妇按时排尿,使膀胱空虚,避免出现胎头下降的情况。第二产程一般是指胎儿娩出期,也是分娩的高峰期,是从宫颈口完全扩张至胎儿娩出为止,初产妇一般需1~2h左右,一般胎头会移动接近阴道口,外阴和肛门部位由于胎头压迫骨盆底而显得膨出,且胎头还会随着宫缩向前移动,当胎头可见时助产士需告知产妇切勿用力过猛,以防会阴处的皮肤由于用力过猛而撕裂,一般有严重撕裂风险时需及时予以患者会阴切开术辅助。第三产程为胎盘娩出期,一般仅需5~15min,此时宫缩不会伴随疼痛,医护人员会帮助产妇做好清理工作,并对新生儿立即予以监护。

该标准能协助医务工作者更安全、有效、科学地对产妇的产程进行护理,将人为干预因素降到最低,给产妇更多的时间待产,促进阴道分娩。同时,新产程标准的实施对助产相关的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助产士、医师对胎心率监护严格,对产妇耐心、积极引导,还应时刻注意产妇的耐受状况、心理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指导产妇家属照料产妇,带着认真负责、耐心、谨慎的态度进行此项工作,坚守“以人为本”的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产程标准下临床还需结合初产妇的具体情况审慎观察整个分娩过程,以达到最好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张伟强.新产程标准实施对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25-26.

[2]张静,崔竞红,周文君,辛紫琴.新旧产程标准下产程中转剖宫产原因分析及结局[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9):151-152.

[3]杜春丽.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9):63-64.

[4]王华英,姚依坤,魏维.实施新产程后产钳助产指征及围产结局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1):1333-1335.

[5]李容芳,徐燕媚,邓琼.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8,28(19):3227-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