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砚山县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杨益群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气象局 663100

摘要:本文结合砚山县特色农业发展实际,分析了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以充分发挥出气象科技服务在特色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 现状 发展对策 砚山县

引言

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农业不同阶段的影响较大,气象为农服务就是在现有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对有利的气象条件和气候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不利气候条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以确保优质高产农作物的形成。近年来,砚山县气象局在气象科技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现已建立起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体系,且取得的效果显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砚山县特色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气象科技服务需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使得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危害着特色农业生产。因此,做好砚山县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对于降低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影响和确保特色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

1、砚山县特色农业概况

近年来,砚山县紧紧围绕“突出特色、农业增效、促农增收”的目标任务,以烤烟、蔬菜、三七、辣椒等高原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不断提升种植业生产层次,使高原特色农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壮大,助推全县脱贫攻坚。砚山县是农业大县,全国烤烟标准化示范县,上海中华烟、芙蓉王、555牌等品牌烟的重要原料基地;是名贵中药材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被誉为“中国三七之乡”。2012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7年,成功引进大北农种养循环生态农业、中荷砚山花卉产业双创示范园、平远高原特色农业双创小镇等项目。兑现各类惠农补贴1.37亿元,实现烟农收入4.56亿元,烟叶税收1亿元。砚山县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大力发展核桃、野生食用菌、蔬菜、辣椒等为主的高原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拓宽发展空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户,实现农业增加值26.07亿元。砚山县依托农业自然资源优势逐步形成“砚山蔬菜”等高原特色名片,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2、砚山县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现状

2.1积极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为进一步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支撑能力。砚山县气象局结合新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际,为县内重点扶持的种植业、养殖业大户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将种植养殖户列入气象企信通通讯录,通过平台和云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负责人发送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还通过电话向种养殖户了解所需的具体服务,提供应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在其需求范围内尽可能提供气候资料同时发布《短期气候预测》、《天气周报》、《专题预报》等。

2.2互联网+智慧农业气象

结合“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在互联网应用上,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精确获取田间环境和作物生长信息,实时收集农田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等数据信息。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监测土壤和空气状况的变化,为现代农业综合信息监测、环境控制以及智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实现对田间地头的监管和控制,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对土壤肥水进行控制,实现高原蔬菜生态、无污染、无农残,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丰收,实现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促进农业方式的转变,向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的步伐。

2.3气象科技服务助力特色农业

除了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编制专题专报材料以外,砚山县气象部门进一步完善关键农事季节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深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建成高原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示范站,针对烤烟、三七、辣椒等高原特色农作物开展专业气象观测。在苗乡三七科技示范园建成文山州首个三七气象观测站。针对三七的生长发育开展气压、温湿度、地温、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等共计8个气象要素的详细观测。通过对三七的生长发育期进行长期的详细观测和记录,积累历史资料找出物种生长的相关气象条件以及气象要素指标,为砚山县三七种植基地的气候条件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加强与烟站的沟通,根据烟草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确定服务重点,尤其在烟草育苗、移栽、团棵、打顶和成熟5个关键期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向种植人员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3、砚山县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对策

3.1成立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专家团

砚山县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将不同地区农业局、林业局以及农科院的优秀专家人才汇聚起来,以组建成一支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并建成砚山县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专家信息库平台,将该平台中对应专家的电话、微信、邮箱、QQ等联系方式输入进去,以实现特色农业种植户与专家之间的交流,针对特色农业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家可以及时答疑解惑。另外,通过该服务平台可以及时发布于特色农业相关的气象科技服务信息,如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关键农事季节气象服务、特色农业生产建议等不同方面的信息。另外,可以不定期邀请专家团成员向气象部门有关人员传授相关知识,并与专家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现场指导农民特色农业生产工作。

3.2加强气象科技服务队伍建设

对于砚山县气象部门来说,应结合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实际,对现有的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同时还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机制进行优化,尽快构建起完善的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用人机制,以对现有的人才队伍加强建设和培养力度,同时还要对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进一步明确。根据特色农业(三七、烤烟等)生产过程中对气象科技的实际需求,积极引进一批技术精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并结合每位人才的绩效和贡献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以将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的创新性水平调动起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起科技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出气象科技服务在特色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3提升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

砚山县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在砚山县加大特色农业气象监测网建设,以增强观测气象要素数据的完整性和精准性水平,以提升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产品质量。为了凸显气象科技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水平,要结合砚山县实际,制作出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产品,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对现有的气象科技服务方式加大创新力度,以便更好的适应特色农业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需求。同时还要积极创新,对现有的气象科技服务内容进行丰富,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转变,并积极朝着特色化和专业化等方向发展,进而对局地小气候环境进行实时和连续化的观测,以增强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准性和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加强地方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尽快构建起联合服务平台,共同开展气象科技服务。还可以构建起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主要对业务服务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还要对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技术研究,为特色农业服务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3.4构建农业气象指标体系

砚山县气象部门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农业种类,以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适宜的气象条件,制定出不同种类特色农作物气象指标。其中特色农业气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不同种类气象灾害防御、农作物发育以及关键生育期气象指标,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御、服务重点等方面的内容。为了有效降低灾害性天气对特色农业生产的影响,应根据特色农作物种类指标体系和当时天气变化情况,做好关键农事季节对应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专报,以提升特色农作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明丽,刘灏,彭辉志,等.湘潭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1):207-208,224.

[2]袁静,王令军,秦增良,等.潍坊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2).



作者简介:杨益群(1983.11)女,白族,云南剑川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主要从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