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知识“趣”味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小学音乐知识“趣”味探究

王磊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小学 256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学目的转变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同样也要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尊重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领域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即趣味教学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掌握音乐知识。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音乐知识“趣”味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知识“趣”味;探究

引言

借助音乐编创、演奏、演唱、聆听艺术综合性的表演等多类形式方可使音乐课程教学得以实施,在音乐课堂内学生可获取直接的音乐经验、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在小学的阶段,学生在对音乐知识学习时,教师教学一般选择填充式,学生与教师间互动环节缺乏,教师仅单纯播放音乐,并未讲解相关知识,而学生也仅将唱歌学会,其中乐理知识并不了解。学生难以将学过的内容融会贯通,本文认为,教学时可结合游戏和音乐知识,可借助各类趣味游戏,完成课本音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教授内容。

一、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趣味教学,指的是将趣味化的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程之中,帮助小学音乐的趣味性提高。但需要注意,趣味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耍,而是通过构建热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提升。使得课程更具趣味性,仅仅作为课程辅助的一种方法,并非教学的核心诉求。换句话来说,趣味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而核心的价值是帮助学生能够建立起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科目的属性来看,音乐教学区别于其他理论性的课程,主要是以音乐的情感、思想的教育为主,而趣味性教学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提升趣味性教学的意义价值,需要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制定专门的知识体系融入科目,包括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等,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性。不仅如此,为了更好提升趣味性,还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其他的西方文化内容,包括西洋乐器、古典乐等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深化其学习体验,真正意义上感知到来自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即教学模式单一,个别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并不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致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始终处于单一状态,在此情况下,不但难以凸显出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更甚还会让小学生产生对音乐学习的片面认识,认为音乐学习较为无聊,因而难以提起在音乐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同时,受这种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难以满足新课改后的迫切需求,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如此也不利于彰显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价值。

(二)课堂互动不足

课堂互动不足,不但会影响到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致使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昏昏欲睡,难以激发起音乐学习热情,且对于音乐知识及作品的学习与赏析也不够深入,导致小学生音乐学习水平始终未能取得显著进步。再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也较为不足,通常都是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赏析音乐作品,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适宜,唯有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够更好地去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

三、小学音乐知识“趣”味探究

(一)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趣味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教导、引导的作用,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组队讨论、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并且很多问题都是在课下解决,课后作业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巨大。这样不仅没有让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还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即采用趣味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从心底里爱上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且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习音乐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或者压力。

(二)重视音乐的实践性特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相对较为刻板、单一,教学方法以教师教学、学生跟唱的方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由于过于枯燥,长期以来势必会消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针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音乐教学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以包括演奏、聆听、表演和创作多元化的内容为核心展开教学。所以,趣味性的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切忌以教师为核心,而是要以广大的小学生群体为基础,帮助其理解音乐背后的价值,创造音乐为代表的美的核心与感受,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感受到来自音乐的价值,并提升其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品质。

(三)进行角色扮演

进行角色扮演,也非常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使趣味性因素能够融入至整个音乐课堂之中,从而更好地彰显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每一名小学生均能够对音乐学习产生喜爱之情。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说,主要是让小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人物进行选择,而后将音乐作品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对此,一方面教师应先对小学生进行分组,让小学生以组为单位,来进行角色扮演。另一方面,在课堂中教师应让各个小组将自身的排练成果展示出来,而后由教师选择出一个演绎最好的小组,对该小组予以适当奖励。这样不但利于激发总体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也能够激发小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让小学生都能够在小组排练中,努力去演绎自身角色,以更好地将音乐作品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小学生也能够在演绎音乐作品阶段,获得对音乐知识的深入理解。再者,小学生普遍都好玩好动,也更乐于参与到实践之中,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势必能让小学生感到兴趣十足,乐此不疲,使每名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都能够找到属于自身的乐趣,且利用这一方式,也利于尽早达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能够满足新课改的各项要求。

结束语

教学的活动主体即为学生,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突出教学期间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主导的地位,教学期间强化师生互动。教授小学音乐知识相对困难,因学生缺乏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兴趣,课堂传授时方式缺乏有趣性、生动性,学生与教师难以互动,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很难。教学方式应与时俱进,教师应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为,将教学思路转变,寻求教学创新的手段,将学生向创新型人才方向引导。

参考文献

[1]周思沙,杨春林.小学音乐知识“趣”味探究[J].北方音乐,2020(18):104-105.

[2]毛丹.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157-158.

[3]于玲.“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161-162.

[4]翟均俶.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13):221+226.

[5]杨玉婷.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