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刘晓波

盐城市市区防洪工程管理处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1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实现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在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系统化,是水利工程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以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实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

关键词:水利工程; 安全管理; 标准化


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持续面临投资强度高、建设规模大、完成时间紧的形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不仅对人员、技术、资金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而且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在深刻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的基础上, 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奉行安全第一的理念。

1、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从本质上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运行效率

通过发现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在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管理的作用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上级,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有效地解决措施。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标准管理高效利用。

1.2维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证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宗旨。通过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学习,规范工作秩序,消除不安全状态,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更好地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合法和权益。

1.3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加强对风险的管控,操作过程的规范,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与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生产实际相符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是通过规范各个环节,以达到标准的安全管理水平。水利工程的抗洪功能提升,直接带来减少灾害的发生。

  1. 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影响因素多样化

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涉及面广,规模庞大,影响力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中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又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系数,更加迫切需要标准化制度来处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如,在进行动火、起重、临时用电以及进入有限空间等作业,有些工程管理单位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具体的标准化制度,对这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内容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检测制度,仅仅依靠操作人员的相关经验进行操作,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

2.2安全运行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思想上对安全运行生产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从而使得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缺少标准化的安全性资料等问题,无法实现其完整性、系统性。

2.3基层机构不健全,队伍力量不足,设施逐步老化

基层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单位在水利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处:第一,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第二,安全运行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现场操作人员年龄老化程度较高,有不少闸站只安排一个看站人员进行管理工作,而且不少运行人员都是非专业的,甚至于有些工作人员不熟悉安全管理工作,缺乏经验和理论。第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建造年度较早,设备没有按规定更换,超年限使用,设施的老化使安全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3、创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措施分析

3.1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设标准化管理

首先,应做好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引导工作,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协调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统一化,并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 考评机制主要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项目进行评分,根据各个项目的分数,可以确定重点工作项目。其中设置 13 个一级项目分别是:安全生产目标(30 分)、组织机构和职责(50 分)、安全生产投入(50 分)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80 分)、教育培训(70 分)、生产设施设备(200 分)、作业安全(200 分)、隐患排查和治理(70分)、重大危险源监控(70 分)、职业健康(70 分)、应急救援(50 分)、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30 分)以及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30 分)。可以明显看出 13 个一级项目中,生产设施设备与作业安全的分值最高,主要是因为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实质就是为了确保工程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为了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其次,应坚持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结合长效管护考核。积极总结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环节经验,积极巡查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

3.2保障合理投入资金

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要做到资金合理利用,水利工程管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分建,七分养”,工程竣工投入后,主要依靠定期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扎实有效地推进管理单位实施标准化,必须通过第三方检测数据指导投入资金,及时更换超期使用年限设备,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同时在政府财政的资金支持下,抓住政策扶持的机遇,积极开展及创建系列活动,召开专题会议, 组织安全大检查等,普及安全知识,营造安全氛围,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投入。使得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与现代化的实现具备更充足的资金优势,使水利工程更加标准化管理。

3.3考核评价不断完善考核机制

定期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考核。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识。标准化建设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可有效激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建设的工作开展。同时,将惩罚对象挂钩到个人和部门,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小组,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与危险作业进行监督,及时提出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顺利展开。

3.4注重危险源宣传和规范化培训工作

注重危险源宣传和规范化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根据相关标准及时辨识出危险源,并对危险程度进行准确判定,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运行标准创建有积极作用。危险源判定标准应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管理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与自身实际切合的危险源判定标准,且具有针对性与统一性的危险源标准体系。要想更加有效的推荐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的建设,必须保证管理、操作人员对标准化的建设内容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制标准化建设规范手册,掌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目的等。创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为更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水利工程唯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 踏实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消除隐患、夯实基础, 才能走出一条安全发展、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雯, 钱杭, 吕晓波,等.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J]. 中国标准化, 2019, 542(06):140-141.

[2] 贾长青, 蔡永坤, 杜臣. 浅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有关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 047(011):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