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孟宪婷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 区沙北实验学校 湖北省荆州市 434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充分满足改革的需求,所以就需要加强创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更加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断地提升教学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对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的方法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中小学;教育改革;信息技术


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于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也开始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逐渐地影响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地进行思考,不断地优化与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将微课科学地应用在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而且还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乐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的类型

(一)知识讲解类

目前,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会接触到许多的相关概念,在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会觉得十分枯燥乏味,面临着较大的理解困难。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概念性的知识,比如网络协议等[1]。教师要利用为学生讲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难度,加强学生的理解。
(二)操作技能类

实践性与操作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显著特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教师就要将具体的操作过程制作成微视频,而且要完成编辑工作。在视频中明确地标注比较重要的操作方法与步骤,使其更加醒目,如此一来,就会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抓住学习的重点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展示word图文混排的方法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操作的方法。
(三)教学情境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对项目或是任务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完成这些项目或者任务时,教师要掌握分析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方法,掌握技术的操作技巧等。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情境中为学生展示项目以及任务,利用微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容易地理解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课前导学环节中的应用

中小学生有着不同的计算机基础,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例如,一些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并没有该方面的知识。另外一些学生很早就接触计算机,有着很强的操作技能[2]。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难以把握教学的进度。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制作课前的导学方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给予充分的关注。比如,在为学生传授电子邮箱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制作2个微课视频。在视频一中,为学生讲解电子邮箱的注册与申请方式,介绍邮箱的基本功能,这是针对学习基础十分薄弱的学生进行设计的,帮助该类学生基于该视频掌握电子邮箱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够学会注册电子邮箱,激发其学习动力。视频二是为有着良好学习基础、同时之前已经申请过电子邮箱的学生设计的。要求学生能够为他人发送邮件,使其可以熟练地掌握电子邮箱的使用方法,而且使其可以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提升导学的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首先,要注意分层性。教师要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制作不同的微视频,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增强。其次,注重形式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采用不同的视频录制方法,要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设置十分详细的讲解内容。对于学习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为其设计有着很强开放性的微课,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新知识时,为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的情况制作微课,借助于微视频使得学生能够反复地对操作步骤进行观看,而且完成练习活动,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全面地提升其学习效率。对于该类知识,教师要制作时长大概是五分钟的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操作的步骤,通过步骤的展示使得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提前为学生布置自学任务,指导学生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3],然后为其播放微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以后展开探讨与分析,大胆地提出个人存在的疑惑,并且由教师为其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三)在课后复习环节中的应用

对于信息技术而言,该门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假如只是单纯地依靠课堂时间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在课后要求学生利用微课进行更好地巩固与复习,要科学地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多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首先,在课后复习环节中要合理地运用微课。通过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以及归纳,使得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内化。通过微课为学生展示所学的知识,使得学生可以对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地明确,使其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更加扎实。其次,在拓展迁移中的应用。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而且要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及改革。通过大量的反复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引导其在实践的过程中展开深入思考,不断地提升其技能水平[4]。所以,在录制微视频的时候,教师也要在其中增加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存在的优点以及不足进行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伴随时代的飞速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也更加智能化与信息化,微课也应运而生,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微课可以显著地改善教学质量,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值得给予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占地.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国际教育论坛,2020,02(08):54.

[2]汪洪.浅析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3(09):259.

[3]崔守军.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文库,2019,(02):77.

[4]相立涛.微课在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2):22.


作者简介:孟宪婷(1983-12),女,汉族,籍贯:湖北省荆州市,当前职务:校办主任,当前职称:教师中级,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小学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