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高中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

周佳全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 530500


摘要: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知的关键,同时也是新时期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我国的大好河山产生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且良好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引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指引着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脚步顺利前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促进中国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语文新课标也强调要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能在语文教学中体会到我国的文化和自然的博大精深,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充分插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 高中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蕴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中包括我国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和风俗习惯,还包括在文人墨客在历史发展中创作出来的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等等,为我们现代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改革,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也融入了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到古人留下来的传统社交礼仪。

虽然很多高中学校给予了传统文化教育一定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也也开展了语文课堂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忽略的一些问题,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没有更好地发挥其本身的作用。部分高中的语文教师只是在教授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时融入了相关的传统文化,所欲会导致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比例失调的现象,还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固定,所以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1]

  1.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 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要针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必须充分把握教材,利用好教材,对教材中的古代诗词和文章等知识内容向学生进行详细地讲解,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教材知识中所蕴含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比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登岳阳楼》时,通过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句诗的详细讲解,能使学生们在欣赏古诗时充分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变的感叹,体会作者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又如《蜀道难》中通过对蜀道景光的描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蜀道的崎岖、磅礴,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既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形成深刻的认知,还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产生敬佩之情。此外需要注意的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分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对二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

  1. 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课堂氛围,提起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例如学校可以在围墙上印刷有关的传统文化,张贴对学生起价值观引导的《弟子规》、《孔融让梨》等海报,还可以创办文化长廊等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以视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学生的多感官产生刺激,使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 课内课外传统文化教育共同发展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与课本中的内容有紧密的联系,在生活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在。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课堂上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下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学校放寒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春联内容进行摘抄和整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增加了解,增加对春联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所见的成语进行积累,对不理解含义的成语进行搜索,将成语所表达的含义和与该成语有关的历史典故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中,逐步增加自己的语文知识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素养。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新时期语文新课改的具体要求,还是促进高中生文化教育的必然趋势。教师通过不断改进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召银.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新作文.教研,2020(8):0160-0160.

[2]朱衍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与突破[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