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杜娟

烟台船舶工业学校 山东烟台 264006

摘要:目前,在中等教育机器培训专业人员的培训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课程方面。没有有效预防容易造成财产损失、设备损坏、课程中止、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练习事故,可能导致民事纠纷和对学校声誉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学校机械培训中安全管理评价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引言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在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与质量意识培养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各项策略的应用价值,应当加强对学生本身发展个性及认知规律的思考,同时对个人培养方式及培养原则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转变培养策略,并适当地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增强机械专业学生安全、环保与质量意识专业素养培养方式创新性的同时,使得学生对于意识培养的个人态度发生转变,从而有助于中职学校学生安全、环保与质量意识专业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一、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安全、环保与质量意识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一)实训要求决定

安全是保证机械专业学生顺利完成实训的前提,安全、环保与质量意识专业素养中安全意识是保证实训安全的基本要素。以普通车床进行外圆加工为例,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工件装夹的牢固度,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工件飞出,从而对机车、人员造成损伤,安全事故会给学生带来身体伤害和心理负担。除此之外,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训操作还可能会涉及粉尘等有毒有害环境,学生本人若没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则会为身体带来职业伤害,不利于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二)学生成长环境决定

发现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其中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并不在身边,而能够直接接受父母教育与管理的学生总数仅为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家中老人或其他家人的照顾下成长的。尽管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现阶段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家中老人也不再一味地溺爱孩子,但多数学生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不高,且年龄较大、没有足够的教育经历。因此,他们所能够接收到的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及质量意识培养的机会很少。少部分来自城市的学生,尽管他们有父母陪伴,可以直接接受父母的教育与引导,但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此部分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也十分薄弱。

(三)机加实训教学车床操作安全保护装置

机加实训教学中,普通车削实训占整个课程时间的50%,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样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操作的学习环境里,学生的身安全不容忽视,也是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单位和实训指导教师的首要责任。由于该课程教学时间较短,教学任务重、人数多,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机械加工设备及第一次操作,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意识和动作规范,常出现操作不当导致人身受伤和设备损坏的安全事故。据统计,出现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如下。1)学生容易将卡盘扳手遗忘在卡盘上就开机运行。2)纵向进刀时刀具(刀架)碰撞卡盘。3)高温铁屑飞溅容易误伤操作者。4)尾座拖动至导轨末端时容易脱离,并砸伤操作者。为了避免以上事故的发生,除了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安全教育,还应对事故现象进行研究,并加装安全保护装置,从技术上有力保障学生的实训安全。因此,对机加实训全保护装置进行研究与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机械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实训教学是机械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将来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础。因此,实训教学应引起教师的广泛重视,及时发现问题、改善问题,以下是结合实训教学实践对其现状进行的总结。

(一)课程更新相对滞后

机械专业实训教学是实践环节,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应紧跟市场步伐,以市场调研为支撑进行课程设置。但是学校与企业是两个独立的单位,互相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目前的教材或是课程内容更新相对滞后,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就业。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和仪表仪器与传统汽车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教导学生掌握更多机械知识,从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实训过程中的安全的问题普遍存在

实训教学需要学生与机械零距离接触,其实践性和新奇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意味着学习这门课程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因此,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设备的安全检修、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同时也帮学生养成遵守操作规范的好习惯,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决定危险性较高

安全教学,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本保障。然而,接触机床、机器是机械专业实训教学的必要内容,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失误、教学设备老化都将对师生安全造成隐患。因此,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应将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注意除安全隐患。

三、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的目标

中学机械培训安全管理是指规划和组织机械培训课程,维护机械培训课程,组织和监督课程,以便实时培训人员、材料和设施的安全,避免机械培训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伤害和污染。具体而言,中学机械教育的安全管理必须实现几个目标:首先,为中学新建或改造的研究机构奠定基础。教室平面图、积木划分、通风、机械设备的安装和保护、危险物品的储存等。二、在学校现行培训管理中,根据制度要求,实施培训安全管理评价,找出薄弱环节、薄弱环节等,为提高学校安全和保障教师安全奠定基础。重视和促进学校机械和实践教学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学校现象的构建、教师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四、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

事故指示符。这主要反映了过去存在的教育安全水平,包括事故、死亡和人均教师受伤。

2 .安全评估指标。主要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包括安全专家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安全风险培训和学校安全人员培训。

设施安全评估这主要反映了学校实施设施的安全,包括车间用水安全、车间设施安全、车间设施安全和车间办公室其他设施的安全。

环境安全评估重点是学校的实践车间安全环境,包括确保车间安全、车间环境安全、学生参加实习以及相关专业部门之间的沟通。

5 .安全管理评价目标。这主要反映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也是评价安全管理培训水平的主要标准,包括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安全监测制度和安全问责制度。

结束语

总之,与企业要求相适应的实践能力,是机械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实训教学中存在课程更新相对滞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安全隐患较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困难等问题,但是都是可以克服的。学校应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双向提高为途径,以安全实训教学为前提,通过完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炳胜.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9.

[2]袁梦.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3]王春艳.中职教育管理融入企业“7S”管理的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9.

[4]何堂银.中职数控车削加工实训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5]赵子玉.基于理实一体化的中职学校机械制造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探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