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科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怎样使科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陈晓伟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白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理念来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有效”的“教”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合作探究 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探究既是科学的学习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学习饿科学的主要途径。纵观如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实验课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性的不到发挥。如何进一步的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根据我班实际状况,我做了一下几点研究与实践。

一、 创设有新意的“开场白”

一节课的开场白好比是一首乐曲的前奏,前奏旋律优美,给听者的感觉是享受和欣赏。一段巧妙的开场白往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想听、想学。而一段老调、惯用的开场白没有任何新意和创意,就像一首催眠曲,即便是想听、想学的学生也是处于惯性的麻木状态,其余的学生更是不言而喻,一开始就提不起精神,一节课更是难熬啊!看来那些老套的开场白尽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而设计一些独具匠心、形式多样的开场白,比如: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种游戏,一种活动,一幅图画,一段音乐等等都可作为一节课的开场白。一段有新意的开场白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份充满诱惑的见面礼,小学生对外面的世界都充满好奇,而好奇的东西必然是丰富多彩的,而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坚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课的必需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富有个性,具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统一僵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去设计课堂,学生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了。我们设计科学课堂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如面科学知识、自然规律、实验,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即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首先应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关注生活现象,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生疑,激发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共同确立教学目标,如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采取学生自由组合几个小组,开展调查、走访以及采集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防治空气污染,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和全世界的重要性。这些目标不仅符合课标、教材、而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学生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适合自我发展的个性目标,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有效的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的三大亮点。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当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方法明确活动的具体任务,需要做什么,具体怎么做,注意哪些问题,用什么材料,要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没有交待清楚任务,没有细致的研究方案,学生可能就会玩一节课而没有收获。如果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所事事,每人都参与到活动中,都向着目标努力,而不是旁观者。在探究活动中,根据学生活动的进展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材料,暂时用不到的就不急着发给学生,以避免材料对学生的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学生没有基础的活动,该指导的还要指导,但又不干涉学生的自由,积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思维和探究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做到“思考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提;探究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定;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掌握如何,让学生自己评”,让学生在调查中学,在收集中学,在活动中学,在交流中学,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积极的教学评价
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和谐课堂的前提。在学生活动时,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以适当的竞争机制来调动各个学习小组的积极性,让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组合作得好,完成得好,速度快。学生为了获得成功与胜利,会更加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从而形成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又如半学期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小结评价,如评选科学学习之星、优秀科学记录本、优秀科学小组长等。在课的最后,引导学生对整节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发展进行自评,发现自己的优点,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填写在科学记录本上,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利于老师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潜力。为了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环节,我还经常引导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也提倡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中。当然让科学课上得生动高效还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很多细节的处理,比如提问的设计、练习的设计、等等。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堂课,每节课带给学生的感受都是那么的新奇有趣,用科学独有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一定会自觉的爱上科学,迷上科学,与科学结下不解之缘

总之,科学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与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思考、自我建构、发展逐渐积累和提高的过程。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课堂教学“有效”了,才有可能使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方面的获得发展,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广大科学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理念来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有效”的“教”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