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朱丽丽

绍兴汇诚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5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大兴水利,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发电和防洪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水利工程工期普遍漫长,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对空气、土壤、水资源以及当地居民的影响。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日益重要,多方面平衡水利工程顺利施工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

1水利施工中生态工程原理的应用原则

1.1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原则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建设,而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进行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如果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尽管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最终会导致环境出现破坏。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前各种自然灾害的频频出现也提醒人们需要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依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战略,逐步降低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的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化道路。

1.2循环利用原则

在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需要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这就导致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需要节约资源,合理地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生活方面都需要注意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因此需要重视和加强资源的节约,严格地依照资源再循环利用的原则,施工时采取合理的手段处理废弃物,将其投入到水利工程的二次建设或者其他项目当中。加强循环利用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础理论要求,是促进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关键。

1.3互补共生原则

互补共生主要指的是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在自然界当中很多植物和动物可以通过相互依存的方式生存下去,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这一原则也非常适用。在进行建设时,相关人员需要科学地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统一管理和规划,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手段将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建设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实现环境与工程的互补,既可以对工程建设耗费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控制,也能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

2.1大气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生物及化学物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CO2等有害气体,就会污染大气。其次,在使用水泥、石灰等材料时会产生扬尘造成粉尘污染,这不仅会污染大气,也会危害到人体健康。

2.2土地浪费

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如果没有科学搭建房屋或者是合理放置施工材料,就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此外,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上游的泥沙就会大量聚积,工程周围的水位就会上升,这样就会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继而造成土地盐碱化。

2.3噪声污染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比较复杂,仅仅依靠人力无法顺利完成施工,因此,施工需要借助很多大型机械设备。然而,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从而导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这就是常说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噪声污染。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降低水利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污染。

2.4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问题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导致水污染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比较差,随意将生活垃圾等丢弃到生态环境中,从而导致水资源收到污染。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并且管理水平比较低,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没有规范的处理施工产生的垃圾等,施工废水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前提下就排放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

3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1配置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

配置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进行施工,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施工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以降低水利工程施工队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和当地政府统筹规划,加大相应资金的投入,这对于施工单位人力物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实时监督,确保各方面工作的环保性,不应只为追求利益而以牺牲环境保护为代价,环保设备的实施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已然占据重要部分,因此,全面落实施工过程中环保设备的科学配置相当重要。

3.2加强水利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始终贯穿整个水利施工过程,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真正从源头重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能一味追求工程进度或效益放松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避免因施工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好污水的排放,建筑垃圾、废弃物的处理,同时注意控制噪音,降低噪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监测标准进行施工,对监测数据定期梳理分析,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水利施工完成后,对周围生态环境重新评估,一旦发现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立即停止,并采取措施及时改进。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3建立有效的环保监管体系

水利施工过程对当地环境的破坏,除了设备环保标准的提高和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加强,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环保监管体系,严格按照我国的环境监测标准,来进行动态的水利生态工程监管。首先,在项目施工前,要对即将实施的水利工程项目严格把关,层层筛选,不疏漏任何问题,以优质的项目为前提,后期环境监测的工作才能持续高效,才能稳定地进行下去。与此同时,明确责任到人,对于管理层和基层施工人员都要明确各自环保职责,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坏,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破坏”与“补偿”的主体。同时配备相应的环境监测设备,进行实时追踪与监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全面提高水利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实在无法避免的生态破坏,应在工程施工前预留出生态补偿准备金,以降低因施工带来的生态破坏。

3.4施工完成后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每一次的大兴土木都避免不了涉及一部分当地居民安置问题。关于移民安置工作应在施工前对当地居民进行摸排走访,提前做好思想工作,让居民真正从心底认可水利工程的兴建,不能强拆强占。当地居民本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离开了原有的家园,这一点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另一方面,需要妥善安置后期生产生活问题,对损失的财物进行合理评估,对其进行补偿,对于水利工程后期带来的水电效益,当地居民和政府应当长期享有,同时选取民众代表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定的管理权,让水利工程真正服务于民,有益于民。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的问题出现,施工单位必须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水平,严格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产生的污染,从而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军.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9(4):103-104.

[2]李军.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探讨[J].珠江水运,2019(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