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游戏在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杨伟琼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610

摘要: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就是将听障儿童融入于普通幼儿园,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对幼儿进行康复训练,进行教学融合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听障儿童真正的融入于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话题。本文就是游戏在听障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从而促进听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游戏教学听障儿童融合教学

将游戏有效地融入于听障儿童的如何教育中,给幼儿实施康复教育,有效发挥游戏。在听障儿童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幼儿教师一直深入分析和思考的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普通的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共同作用,方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使幼儿能够真正的融入于学习环境之中。

一、游戏与教学的有效结合

(一)通过游戏生成语言教学形式

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形式,听障儿童亦是如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自由的氛围和环境,并且与活动材料互相作用,当然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也会遇到各类困难和问题,当然这样有利于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有更清晰的了解。幼儿教师需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结合听障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当然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面向所有的幼儿,而且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实现小组学习,也可以针对个别听障儿童发展。如大部分的幼儿都喜欢户外活动,这是幼儿教师就组织了“我是搬运工”、“轮胎滚呀滚”等游戏形式,教师结合幼儿喜欢的玩具以及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给幼儿设置游戏活动。

(二)听障儿童语言教学中的游戏生成

通常听障儿童在游戏活动当中更喜欢模仿他人。因此,听障儿童所接触的生活内容变得丰富多样了,他们就会积累更丰富的知识。而参与游戏的内容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将听障儿童在教学中所见到的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逐渐转变为游戏主题,设置游戏内容,让听障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把握教学内容。例如,在组织幼儿参与超市购物的游戏过程中,让幼儿真正的体验购买与货物出售的体验。幼儿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让幼儿融入于环境氛围之中,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从而确保听障儿童迅速的掌握主要学习的内容。

二、将游戏精神融入于听障儿童融合教学中

(一)结合游戏精神制定教学目标

在听着幼儿游戏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非常关键,这也是整个活动的设计组织的出发点,同时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活动内容选择教学方式选取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标准。幼儿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教师需要在听障儿童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之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当然教师也需要了解听障儿童的个体性差异,让教学目标变得更加灵活。当然教学目标的设置,也要全面,要从幼儿的个人认知、情感、学习能力、个人发展等方面出发。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幼儿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更加明确清晰。如果在目标设置过程中过于笼统,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让整个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明确,让幼儿能够一目了然。

(二)游戏精神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幼儿教师需要给听障儿童创设一个比较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氛围,并且考虑游戏教学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并且结合游戏区域物品的摆设,确保听障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当然幼儿教师需要分析室内空间的设置和布局是否科学,这也是为幼儿提供舒适环境氛围的基础。例如,幼儿在学习动物时,为了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幼儿教师在室内可以张贴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挂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观看对这些动物有更深刻的印象,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印象,教师也可以与听障幼儿一同合作收集动物图片,这样幼儿就会主动地了解各种小动物,并且幼儿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

  1. 游戏在教学活动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一)游戏玩具的有效应用

在经常幼儿的游戏教学过程中游戏用具的选取,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教学中,玩具的选取这些玩具要简单便于操作,如此方便给幼儿进行演示,也便于幼儿动手操作。当然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玩具也要拥有一定的启发性,这些比较直观且具有趣味性的游戏用玩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有效发挥玩具的教学作用。

其次,教师需要把握教学玩具的展示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层次性的方式,给幼儿进行展示幼儿的思维,是从直观到抽象的逐渐发展,为了让每一个阶段的听障幼儿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听障儿童幼儿的思维发展形式。幼儿教师可以发挥教学用具的实际作用,可以给幼儿提供实物、直观玩具或图片之后,给幼儿展示一些比较抽象的玩具。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满足幼儿的思维发展需求,引导听障幼儿的思维从直观向抽象逐渐转变。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避免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进行演示时,需要选择体积较大色彩艳丽的玩具吸引幼儿注意力,但数量不宜过多,避免造成负面的影响,分散幼儿注意力。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不能提供同样的教学玩具,教师需要进行观察和评估,结合听障幼儿的发展状况,提供不同难度的玩具,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经常幼儿的成长需求。

(二)游戏的设计与选择

在听障儿童的活动中,游戏的选择非常关键,首先在集体活动中游戏的有效选择。集体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游戏选择方面要明确游戏的目的性。通过游戏的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游戏服务于听障幼儿学习游戏的选择,要有利于听障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所选取的游戏,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且可以推动教学进程。在教学中,不能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其次,需要结合经常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需要结合经常幼儿的年龄状况,进行游戏设计,年龄较小的听障幼儿容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注意力时时间较短,喜欢模仿周围的人与事。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需要让幼儿进行交流与合作,让幼儿掌握游戏方式。对于计划性较差的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有计划的进行游戏。而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听障幼儿,都可以选择一些规则的游戏。

结语:总之,游戏拥有自发性、体验性和非功利性等特征,游戏在听障儿童融合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融合教育中要抓住教育时机,科学的融入各类游戏形式,采用各种有效方式,使幼儿在欢快的游戏当中得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照琪, 张建华, 岳丽. 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构建特教资源室初探[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9(008):66-67.

[2]蔡砾洋. 融合教育中听障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 17(01):63-67.

[3]黄丽婷. 学龄前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教育现代化, 20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