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探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罗平

陕西省商洛公路管理局养路机械修理厂 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为建设公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公路建设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普通民众对于公路建设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升。路基路面施工是整个公路工程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就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对公路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工程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各地区能否顺利完成经济互动,因此我国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所建公路的工程质量。

1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作用与特征概述

对于公路路基施工来说,主要根据既定的线路方位,科学利用施工技术,以便完成带状构造物的构建任务。作为公路工程中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依靠路基可以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与安全,完成对路面荷载承载的任务。通过科学进行路基施工管理工作,能够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达到行车的相关标准规定,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与此同时,在保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之后,可以使公路工程项目的总体成本得以下降,节省了相关维修与保养的花费,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获得有效的保障。所以,积极开展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加快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速度。一般来说,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会处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施工,所以,非常容易被相关自然环境因素所干扰。而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当中会包含众多不同的内容,专业的种类繁多,由此形成了诸多的不可确定影响因素。只有使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要求,才能增强路基路面的运用成效,有助于提高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2公路工程建设中比较常见的路基路面病害

2.1路基翻浆

季节冻融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率过高,强度急剧下降,在行驶过程中路基变湿变软,路面发生断裂,冒泥现象。由于路基土质差,公路经过湿地,或路基坡脚存在积水,极易发生翻浆病害,盐渍土和沼泽是翻浆病发生的主要地区。

2.2路面不平整

由于在公路施工中对于路面的施工控制不当,操作摊铺机或者压路机的技术人员水平不够,使基准线或滑靴失控等,会造成公路路面非常粗糙,有的甚至会出现波浪式的起伏情况,让公路外观不平整。而路面不平整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过程的颠簸感,加大冲力,损坏车辆,影响旅客的舒适度。

2.3裂缝

公路路面裂缝病害发生的原因非常多,最为常见的就是沥青材料配合比不合格、施工技术选择不当、没有按照规范施工等等。从实际情况出发,公路项目具体实施环节,环境温度的变化会给沥青、混凝土等材料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环境温度上升,沥青或者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差过大,就会导致温度裂缝,并且裂缝会随着温差的增大而逐渐变大;混凝土材料的浇筑与搅拌环节,气温变化处于合理范围内,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也会导致荷载裂缝问题;如果车辆荷载过大超出规定要求,在重力影响之下会造成路面损坏严重。

3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3.1严格做好施工管理

每一层基层施工前,应检查下一结构层施工质量。有松散、重度离析等路段,应进行返工。对开裂的部位应作封闭处理,开裂部位应进行返工处理。在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比时,采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采用振动试验法成型试件,以振动试验试件的最大干密度为标准密度。在满足基层强度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但最小剂量不应小于3%。对各组分的用量进行提前试验配比设计,保证最优组合配比,能够有效地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尽量在保证基层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的用量,一般情况下控制在4.5%内。对于混合料而言,由于混合料中细料、矿粉对混合料的收缩性有较大影响,应根据混合料含量控制,一般控制在通过0.075mm筛的颗粒质量不大于7%为宜,混合料压实时含水率越高,其收缩率越高,所以压实含水率不宜超过1%。在完成至少7d的下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便可进行上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3.2加强对路基填料的把控

路基建设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工作,会影响公路整体工程质量,而路基填料是路基建设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基本材料。因此在路基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所选路基填料,在施工前,使用相关设备检测路基填料是否符合施工标准,若不符合,应及时更换填料。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应根据公路实际情况确定路基填料的干密度、含水量,保证这些数值与施工方案相匹配。如果所选择路基填料塑性不达标,那么会给公路实际施工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施工人员要根据公路地质信息制定调整方案,提高路基填料与土壤的贴合性。

3.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没有行之有效的施工过程管理的话,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这些都说明了加强对于路基路面施工过程的管理有着重要作用。第一,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相关工序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现场验收和检查工作,一旦发现其中有操作不规范或者质量不合格的部分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避免后期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要安排专人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目的,将具体的施工任务和施工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身上,强化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从而能够自觉的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好路基路面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提高路基路面工程的质量。

3.4合理设计排水

对路基、路面排水进行全面设计,以达到排水系统通畅不淤堵且功能全面的状态,在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时能够高效快速进行,以保障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对路基和路面起到保护作用,路面排水系统需要与当地排水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路界内排水为10年,路面及路肩表面排水为3年。(1)公路修建后,尽可能不对原有农田排灌系统造成干扰和改变,以保证农业正常生产。(2)填方路基一般都设置有排水沟,桥涵构造物与沿线排水沟连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3)路基排水沟与沿线通道、灌渠交叉时,采用盖板涵等立体交叉方式,尽量做到不影响原有的排灌系统,同时避免路面污水直接排入农田。(4)为使排水通畅,便于维护和保养,路侧的排水沟、边沟等均采用浆砌片石等进行全铺保护。

3.5裂缝病害的养护

裂缝病害给高速公路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由于裂缝发生的原因比较多,技术人员在检查确定裂缝病害问题之后,要分析裂缝形成原因。对于裂缝比较小的裂缝,需要在表面进行封闭处理,避免裂缝延伸;对于裂缝长度较长的情况,技术人员要进行灌注填缝施工;如果裂缝过于严重,可以使用设备将裂缝凿开,然后清理内部杂质,再灌注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水泥砂浆材料,使得裂缝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提高其结构性能。

结语

道路工程属于一种既复杂又细致的工程种类,如果采取的方式有误或者技术人员态度不佳,都会造成路面病害问题发生。由于公路建设时容易受到地质结构、施工技术等的影响,路基路面产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相关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治理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江西省公路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城.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251-252.

[2]沈贤芬.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浅谈[J].四川水泥,2019(2):100.

[3]陈开,张青.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3):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