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中考化学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庞晓霞

陕西省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为了更好地面对中考,多数教师会为学生押题,并让学生将标准答案背诵下来,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如果中考的考题换了题型或者内容,则会出现解答混乱的情况。所以需要教师对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进行研究,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思路更加清晰,并对理论理解更加透彻,即使题目或者内容发生变化,也能做到从容面对。

关键词:中考化学;研究型实验题;解题策略


在中考化学学科中,探究型实验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探索快捷的解题思路。

1.化学教学应该结合生活现象

1.1理论讲解

很多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进行挖掘,尤其对初中的化学学科而言,多数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存在密切联系,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与生活需要分开对待,觉得日常所见的现象无关紧要。但是实际生活所见是知识的表象,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提高探究意识,同时对生活中存在的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建立起紧密联系。

1.2举例分析

如教师在进行氧化反应教学内容讲解时,可以站在生活现象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做好课堂内容导入,教师可以借助铁制品生锈的现象,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铁制品生锈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铁钉以及铁片等,或者可以利用生锈的汽车零部件,通过以上形式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组织学生展开实际观察,对实物进行观看和触碰,增强自身的真实感受。教师可以在学生提起兴趣的时候提出对应的问题,如“铁制品为什么会生锈?”以及“在此期间都发生过什么反应?”等,之后教师可以取两个事先装有铁钉的试管,其中一个里面装一半水,让铁钉有一部分与空气保持接触,在另一个试管中装满水,让铁钉不与空气接触,并封上一层油脂。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半截铁钉露在外面的有铁锈生成,而另一只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究和分析,铁制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空气和水。

2.探究型实验与事物对比相结合

2.1理论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事物发生的现象帮助学生解答探究型实验题,可以对不同的事物在同种条件下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将一种事物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其与其他事物的不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猜想,之后结合自身的猜想开展探究型实验,通过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证明猜想。与普通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为中考探究型实验题的准确解答打下坚实基础。

2.2举例分析

教师可以对生活中常见的蜡烛进行利用,如生日蜡烛及普通蜡烛。其中生日蜡烛与普通蜡烛的成分不同,以石蜡为主,含有部分其他物质,此种蜡烛在进行燃烧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种颜色,因此利用它为生日增添快乐气氛。而家庭使用的普通蜡烛产生的只有白色光,教师可以将两种蜡烛带入教室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点燃蜡烛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关问题,如“为什么两种蜡烛燃烧产生的光颜色不一样?”,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之后向学生进行解答,生日蜡烛中掺有很多杂质,如食盐、氯化锶以及氯化铜等,火焰是黄色,说明含有食盐,若火焰呈洋红色,说明含有氯化锶,火焰是绿色,则含有氯化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对火焰的颜色进行观察,火焰是白色说明没有添加任何物质,不会发生焰色反应。

3.采用建立模型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3.1理论讲解

化学与其他理科学科一样,包含的知识比较抽象,仅通过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印象深刻,并加强理解。教师可以合理安排相关的实验,将理论知识细化,融入到实验中,如反应现象、反应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分析等,但是并非所有的实验都可以将知识进行明确表达,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建立模型的形式进行全面表达,从而更好地处理探究型实验题。

3.2举例分析

初中的化学教师应该利用量筒读数环节的相关要求,在黑板上面建立模型,让学生对重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在进行量筒内液体读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保证量筒的平衡,学生的视线需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呈平直状态,避免在读数时因视线问题出现误差。通常情况下,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仰视和俯视,其中仰视会导致读取的数值偏小,而俯视则会致使读取的数值偏大。教师可以将两种状态画在黑板上面,让自身的描述通过模型的展示更加直观,进而让学生能够加深印象,在脑海中的记忆更加牢固,并在考试过程中可以迅速回忆起量筒读数原理。

结语:中考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转折点,教师应该提高对此阶段化学教学的重视,结合生活现象及事物对比,让学生对各种化学现象及反应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建立模型,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感受更加直观,从而深化印象,帮助学生很好地应对中考中可能会出现的化学探究型实验题,并让学生的灵活思维模式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克涛.研究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J].速读(上旬),2015,(01):112,113.

[2]单玉龙.如何做好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2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