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1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如何护理

宋玉霞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血液风湿免疫科 四川内江 641000


中心静脉导管是广大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血液净化通路,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均可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完成血液透析,并且该管道能够实现在患者多部位留置,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以及中毒抢救患者当中的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均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使用期间无需反复进行血管穿刺的操作,并且插管置入以及更换方法较为简单,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保留,所以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除此以外,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还包括临时性导管、长期性导管。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又包含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以及股静脉置管等。然而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感染、肿胀、导管堵塞等,这些对于患者的血液透析将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对于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科学导管护理非常重要。

60ca9d49a697e_html_627d1c6c25363191.png

  1. 导管置管前的患者评估

在进行静脉置管前需要对患者做全面的评估,例如了解是否具有中心静脉置管史,患者以往是否接受起搏器的安装,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中心静脉狭窄影响置管操作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还要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接受抗凝治疗以及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观察双侧上肢的水肿情况,在进行置管操作前还应了解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这是由于血管通路可能改变患者的心输出量。

  1. 置管时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置入部位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以及颈内静脉,不同的置管部位在护理中也具有一些差异。比如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通常选择右侧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患者头部向一侧偏移,这样能够更好的确保管道通畅,完成置管后利用无菌纱布对于管道进行妥善的环绕和固定,防止管道打折。对于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在置管前需要指导患者清洁会阴部,并对同侧充分清除以及更换干净的内衣。接受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操作中,头部需要向一侧进行偏移,从而确保管路能够维持自然伸直状态,并利用无菌纱布以及绷带等对管路进行妥善固定。

  1. 血液透析时导管护理方法

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时,护士需要严格佩戴口罩,并充分清洁双手以及佩戴无菌手套,妥善去掉患者的导管敷料,进而使导管能够充分暴露,对于皮肤局部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并将导管冒妥善取下将其丢弃。利用碘酒对于此处皮肤进行充分的消毒,还需要对导管局部的血痂进行清理和冲洗,动静脉出口依次将封管肝素充分洗净,最后与血路管妥善连接,即可开始血液透析。

  1. 导管日常护理方法

通常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频率为每周三次左右,在患者血液透析前后都需要严格依据换药常规进行护理,患者每周透析次数不足三次,可以进行隔日换药。在此期间,要观察导管局部固定缝线的连接情况,如果出现缝线断开,那么要及时的进行缝合。观察导管出口是否发生感染现象,例如是否有分泌物或者发红情况。关注导管是否发生突出,比如监测管道的长度变化与否,如果发现伤口局部有发红情况甚至出现分泌物,就应及时更换敷料。

透析次数不足三次,每周的患者可以隔日进行封管操作一次。在此之前要准备好相关的物品和药品,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佩戴无菌手套以及口罩,将患者导管充分暴露,对于管口充分消毒。密切关注是否有血栓情况,将管内肝素进行抽出,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之后再注入肝素盐水,从而对管口进行彻底消毒,完成后需要立即关闭,并应用新的肝素帽将管口妥善盖紧。如果发现有感染情况,那么需要及时给予抗生+肝素进行封管,管头需要应用无菌纱布妥善包裹,并通过胶布以及绷带等妥善固定在患者的腿部、锁骨弯处以及头部等处,还要注意固定的松紧度,适宜防止影响患者的体位或者正常活动。如果发现有管路不畅的情况,应该立即旋转管路,并指导患者改变体位,若发现有血栓形成情况,那么应该立即给予尿激酶液溶栓。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生命线,做好导管的日常护理,避免发生狭窄、堵管等情况,有利于延长导管的应用时间以及使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