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呼吸兴奋剂治疗 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王玉洁

泰州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依据BiPAP无创呼吸机+呼吸兴奋剂方案治疗作用。方法 笔者利用随机数据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行呼吸兴奋剂治疗,实验组行BiPAP无创呼吸机+呼吸兴奋剂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2.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差异明显(P<0.05),且其治疗后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据BiPAP无创呼吸机+呼吸兴奋剂方案治疗作用显著,效果较好,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BiPAP无创呼吸机;呼吸兴奋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治疗难度较大的呼吸系统疾病类型,且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并会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若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则病情会逐步加重,进而对其预后产生不良影响。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常见呼吸肌疲劳特征,且其通气功能严重受损,并会诱发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风险。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为观察对象,对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据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为观察对象,男:女患者比例为34:30,年龄范围44~72岁,均值(58.5±13.5)岁,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2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7:15,年龄范围44~72岁,均值(58.1±13.7)岁,实验组32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7:15,年龄范围44~72岁,均值(58.8±13.2)岁,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病史、影像学资料、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证实为COPD且合并II型呼吸衰竭症状;②肺部发生明显的气肿改变;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对临床研究知情且认可。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或是依从性较低者;②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痰、平喘、吸氧、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配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将2.25g尼可刹米注射液加入41ml 0.9%氯化钠注射液制成的混合溶液,微泵推注,以4ml/h始,病程中根据血气调整泵速,持续24h。实验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呼吸兴奋剂治疗,且呼吸兴奋剂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BiPAP无创呼吸机设置为S/T模式,呼气压力在4~6cmH2O之间,吸气压力在12~14cmH2O之间,吸气时间在1.0~1.2s之间,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全部患者均接受15d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为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为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为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仍然较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血气分析指标:全部观察对象治疗前后均接受血气分析指标检查,对比两组PaO2和PaCO2水平,PaO2越高,PaCO2越低,则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60ca9abdbc27b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形式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描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实施特定方案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2.75%,数据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例)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2

22(67.75)

8(25.00)

2(7.25)

30(92.75)

对照组

32

12(37.50)

12(37.50)

8(25.00)

24(75.00)

χ2





11.648

P值





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点血气分析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实施特定方案治疗后,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 两组不同时点血气分析指标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

PaCO2

PaO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2

80.42±2.31

51.33±1.42

51.55±2.42

72.44±2.44

对照组

32

80.42±2.18

62.14±1.21

51.82±2.12

64.12±3.12

t值


0.000

32.778

0.475

11.883

P值


1.000

0.000

0.637

0.000


3 讨论

COPD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若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则会逐步恶化为呼吸衰竭或是肺源性心脏病等恶性后果,进而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II型呼吸衰竭是一种COPD患者常见并发症问题,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方案治疗,但效果有限,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复发率[1]。呼吸兴奋剂能够对人体颈动脉和主动脉产生直接刺激,进而通过化学感受反应器强化患者的呼吸中枢系统兴奋性,改善呼吸中枢抑制问题[2]。BiPAP呼吸机能够利用鼻面罩的双水平气道正压为患者提供压力通气支持,进而强化通气量,促进支气管扩张,改善功能残气量,降低肺泡萎缩等问题发生率,保证二氧化碳气体快速排出肺部,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情况[3]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实验组有效率为92.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差异明显(P<0.05),且其治疗后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BiPAP无创呼吸机+呼吸兴奋剂方案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据BiPAP无创呼吸机+呼吸兴奋剂方案治疗作用显著,效果较好,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庞倩. BiPAP 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 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对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0,4(21):19-20.

[2]朱萍,龚育文.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1):323-324.

[3]杜锦辉,陈芳.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 50 例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7):8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