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指标和规划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指标和规划方法

庄海军 王晓博 刘捷 王宏茹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在我国电网建设过程中,在主网与电网协调规划方面存在许多漏洞,同时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主配网不协调的原因有很多,这还需要有关专家对这个问题重视,还要做好主配网的协调规划工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主网 配电网;协调规划;评价指标;规划方法

引言

根据目前电站的实际情况,要从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不断进行优化提高。要有效保障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主网与配电网的调整计划方面比较偏向分离研究,例如,虽然进行主网与配电网的单独研究,但两者的调整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分析。目前,网络结构与电压等级之间难以有效协调,供电能力下降,不平衡不足等问题很容易出现,主网与配电网之间出现不协调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结构与电压等级之间难以有效协调,供电能力下降,供电失衡不足等。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一、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与评价

1.1 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

要想主网与配电网发展运行更好,必须做好两者的电网协调规划。尽管目前在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例如:在完成了主网与配电网之间的均衡性方面的规划后,还要对规划方案、规划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判断是否需要优化,合理说明主网与配电网规划结果的方式,出现对主网与配电网协调发展计划认识不足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实际认识不够具体,理解不够全面,难以实现对电网规划方案各问题的有效评价。因此,要加快研究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方法,进而实现对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评价。

1.2 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

以前对主网和电网的调整计划进行评价时,主要的评价内容有电网的安全性、电网的质量及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等领域。有些评价采用综合性评价的方法,制定客观,全面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性评价,可以对电能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作简要概括。可以通过装配的方式,对主网与电网之间的电能进行时间测量,分析各种技术性的指标,增强加权性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从而改善电力评价结果的效益。这些评价方式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实现对电网供能的综合性评价。但这些方法仍未能实现综合评价,因此,难以在主网和配电网建设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部分电力行业使用分级方法,为每个控制指数的主要结构系统进行评价和反思,借助综合系统的合理性计算理论进行综合评价,在主网和配电网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上也有了详细的描述,本评价体系是为了实现对当前电网更全面的评价,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来解决当前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主网与电网间供电的可靠性。电力可靠性是指,不只是主网与配电网元件处于标准功率范围内,同时,根据计划,分析保证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复杂的电力需求,使综合指标能够全面、充分地反映出处理复杂电力需求的能力;例如:系统停电时间,停电频率。

二是主网与配电网间的电力供应具有绝对的安全性。

供电安全主要是指在统一时间内,对主网和一切可能发生突发事故的电网而言,负荷一直在正常安全范围内同时向用户提供持续供电。

三是主网与配电网间的供电经济性。在主网和电网规划方案中,经济性评价主要是避免电力项目建设决策失误等因素不必要的损失,降低建设成本,有效保障电力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是主网与配电网之间的供电协调。输电线路是整体,在局部负荷方面,如果存在过重或过轻的现象,就会增加主网与配电网之间输电安全性的压力和负担。

五是主网与配电网的供电适应性。通过负荷情况,可以实现对主网和配电网规划的有效预测,在负荷预测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在电网发展的过程中以后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范围,为了保证配电网能够有足够的能力适应负荷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此外,在主网与配电网的协调计划方面,协调因子的运行也很常见,主网与配电网的协调因子受协调人数变动情况的影响较大。协调因子越小,主网与配电网的协调性就越稳定,变电站的力量分配就越合理。从根本上减小了两者的差距。主网与配电网规划可以降低设备及线路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频率,提高其使用寿命。从整体上看,如果协调因子变小,电网的总效率就会提高,运行将比电网更均衡。因此,主网与配电网的协调规划应当对协调承载进行全面充分的考虑。

三、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规划方法

在规划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保证在选择指标时正确反映电网基本现实,又要保证部分指标不漏。在收集数据时,要全面,充分地认识和了解收集的难度,同时要认识它的计算量,避免在计划中存在遗漏和重复现象。制定评价指标时应该遵守的原则可以直接测定,目的明确,整体上完整,相互独立。

电网规划评价体系还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目前电网评价体系的特点,评价体系比较层次,底层指标设置比较复杂;在实际规划中要全面分析和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从全局出发,实现电网全面客观评价,提高电网指标设置的便利性。第二,电网规划评价指标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受城市特点和负载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影响评价体系的运行方式。最后,在评价电网计划时,首先要做好电网负载发电水平的评价,这一点也很重要。

在规划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时,指标的选择既要保证能充分反映电网的基本现实,又要避免某些指标的遗漏。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要对数据采集的困难程度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同时要对计算量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划中没有遗漏和重复。评价指标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测量直接、目的明确、完整、独立。电网规划评价体系还需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根据当前电网评价体系的特点,评价体系层次较多,底层指标的设置较为复杂。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从整体上实现对电网的全面、客观的评价,提高电网指标设置的便利性。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网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对电网规划中主要电力部门与配电网协调的评价指标和规划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国家和电力部门的监管,各级政府和电力公司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政府应更好地履行供电的基本功能,更好地为电力系统服务。电力企业人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深入研究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指标和规划方法。

参考文献:

[1]樊宝云,郑璞.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指标和规划方法[J].通讯世界,2015(22):145-146.

[2]刘芳.主网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的评价指标和规划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2):280-281.

[3] 吕涛,唐巍,丛鹏伟,等.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架多目标协调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21):139-145.

[4] 刘福炎.基于投资关联性分析的配电网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研究[J].浙江电力,2016(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