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养护中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桥梁养护中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探讨

黄勇

安吉县宇通公路养护工程部,浙江 湖州 313300

摘要: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是公路养护的一种手段,其施工目的是为了提高公路质量。由于其操作简单、施工成本较低,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建筑领域中,为此,提出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分析。

关键词:桥梁养护;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探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导致公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为进一步提高公路性能,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至关重要。超薄磨耗层作为一项新型公路养护技术被应用于公路表面层,相比于传统养护工艺,具有施工周期短,效率高,同时也避免了乳化沥青黏结在施工车辆轮胎上,导致车辆出现打滑现象,进而影响养护施工效果。超薄磨耗层主要是将乳化沥青与间断级配碎石拌和形成沥青混合料摊铺在公路路面上,不仅可以修补原路面的坑槽病害,同时提升了路面抗滑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性。但由于热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温度较高,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混合料老化及性能降低,此外,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本文通过在高黏稠沥青中添加一种温拌剂来降低沥青高温下的黏度,进而降低拌和温度,形成温拌超薄磨耗层。

1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现状

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虽然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公路养护效果比较好。但是在使用施工技术时,该项技术并非没有缺点,其对施工材料的配置和具体施工参数也有一定的要求,当所有技术都达到标准后才能实现增强公路质量的目的。目前,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较差,在施工过程中不了解超薄耐耗层施工材料的具体配比,并且选用的施工材料不够环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仅无法保证施工质量,还会给施工环境造成污染。对于温拌技术的使用也无法保证,对于具体的温拌细节掌握程度较低,导致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后,公路的养护效果较差,公路的耐磨性能较低。所以,目前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大对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理论研究。施工材料温拌过程:选取GJDK-D2D5型号烘箱作为施工材料温拌设备,首先将温拌设备温度调至150℃,将SK-70基质沥青放入到烘箱中,对烘箱温度和SK-70基质沥青进行预热,预热时间控制在10min以内;将添加剂放入烘箱设备中对其进行烘干,根据施工要求此次采用Sasnbit添加剂,将烘干后的添加剂取出,并称取所需质量的添加剂准备下一步温拌;当烘箱内SK-70基质沥青温度达到150℃左右时取出,将称取好的Sasnbit添加剂于SK-70基质沥青融合搅拌,并开启高度剪切仪,利用高速剪切仪控制混合料搅拌速度和时间,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时间为15min;待搅拌中材料中有明显的气泡时,将粗集料和细集料以及填料放入沥青中,利用玻璃棒搅拌,搅拌时间为30min,搅拌温度控制在50℃,达到时间后将混合料取出,用于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中使用。

2超薄磨耗层在桥梁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2.1病害路面的处理

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前,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桥梁存在的病害类型,选择科学合理的处治方案。避免在进行养护操作时,对整个桥梁桥面的养护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处治桥梁桥面的裂缝病害时,需要对裂缝的开裂趋势进行观察,并利用开凿机沿着开裂的方向,将其切割成合适的深槽,保证缝槽内干净整洁、无异物,再将灌封胶灌入到缝槽中,进行封缝处理。

2.2养护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实际养护工作开始前,若想要提高超薄磨耗层技术的使用效果,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养护材料的选择,并根据常用材料的特点,将不同材料进行有效混合。在进行实际操作前,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开展现场施工环境的检测工作,保证施工现场环境的相关指标与养护材料的指标存在较高的契合度。与此同时,需要采用改性剂改善沥青黏结料的整体性能,使其满足超薄磨耗层的施工要求。此外,在超薄磨耗层施工过程中,集料占有较大的比重,且对其强度要求较高,因此,要保证集料的施工温度达到相应的指标。为了保障超薄膜耗层技术的实施过程有效满足桥梁养护工程施工要求,工程在选取材料时,要保证粗集料粒径不小于4.75mm。

2.3混合料的摊铺与碾压

在进行混合料摊铺与碾压环节的施工中,其具体的操作速度需要通过实验方式来确定,这样能够确保混合料摊铺更加合理,同时,为了提高磨耗层的施工速度,在桥体施工中,需要等其摊铺层温度下降到120℃后,再进行施工作业,并采用多次碾压的方式使混合料与桥体充分融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相关的施工作业时,为了避免磨耗层出现变形的情况,压路机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桥面上,要尽可能地提高压路机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实施碾压的环节中,还要保证压路机匀速行驶,不要出现急速暂停的情况,避免混合料产生碾压不均匀的情况。超薄膜厚层技术对桥梁养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沥青黏度务必要高于普通沥青,一般情况下,施工工程都会选择改性沥青或乳化沥青。与此同时,要严格把控碾压施工时的温度以及道场的温度。如果桥梁的桥面存在结构失稳或者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应该使用桩体预应力以及挖补的处理方案及时处理。此外,工作人员也可以预先对桥面磨损程度进行仔细的检查,处治桥梁桥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网裂等病害,并尽量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施工的速度,缩短工期,以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2.4沥青混合料拌和与运输

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主要包含拌和温度、拌和时间等参数,对于改性沥青,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65~175℃之间,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提高10℃。但对于矿粉的拌和温度至少应加入到170℃,并保证混合料最后出仓温度不低于170℃。拌和时间一般包括矿料干拌时间和加沥青的湿拌时间,干拌一般在10~15s,湿拌在30~40s,总共拌和时间维持在45~47s,以确保沥青混合料不会老化。工地实验室需要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相应试验,通过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级配及最佳油石比,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适当调整配合比,拟定出施工配合比。当运输车在出料口接沥青混合料时,也不能停止拌和。待运输车从拌和楼出料口接料后,在车厢顶部覆盖一层油布,不仅可以减小运输途中的热量散失,还可以防止外界污染沥青混合料。在运输途中,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随车辆一同出发,既要保障整个运输过程的流畅性,同时也要防止沥青混合料品质下降。待运输车到达施工现场后,需测量沥青混合料温度,以便控制好碾压温度。此外,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散失过快,免受外界环境干扰,现场施工人员应做好组织工作,提前为材料进场做好准备,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时间。

结语

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对沥青的三大指标进行试验,优选出一种温拌改性剂对SBS改性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并详述了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通过对施工效果进行检测,发现温拌超薄磨耗层能够显著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同时可以修复原有路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马宏兵.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实践探索[J].中华建设,2017(11):134-135.

[2]蔡彬,邓长春.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在路面养护中的运用[J].交通世界,2018(23):30-32.

[3]谢鑫.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33):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