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与测量工作的关键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与测量工作的关键技术

徐冲 1 安爽 2

1 辽宁博大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辽宁 锦州 121000 2 锦州高丞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范围的扩展已成必然,为了能保证城市未来的发展不受阻碍,需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规划是规范和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各项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城市工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针对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与测量工作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社会建设提供最为有利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线测量;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关键技术

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依据

要确保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有明确的依据,才能保证各环节工作的稳定推进。其依据为甲方的委托任务和相关的合同文件,工程所在区域详实的和具有修建性的规划图、地形图以及部分实测得出的相关资料,还有工程所在区域的道路竖向规划设计相关图件和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等技术指导性文件。

二、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及测量工作主要原则

当前我国工程管线的综合规划设计与测量工作,应坚持统一的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要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相衔接,并在充分利用现状管线的基础上,根据管线内介质的性质、地形、生产安全、交通运输、施工检修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管线敷设方式,严禁危险管线穿越其无关的建构筑物、生产装置及贮罐区等,当规划分期建设时,应全面规划,做到近期集中、近远期结合。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方法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且各个环节的设计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若某一个环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则势必会对其他工程内容造成影响。就现阶段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开展情况来说,主要考虑的内容包括管线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与最小垂直净距、管线架空敷设时的平面位置及与周围构筑物、相邻管线及道路等地物的最小垂直净距及最小水平净距,其技术重点为:

(1)就现阶段各类管线的布置次序来说,管线水平排列顺序由道路红线至中心线分别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光缆)、燃气配气管、给水配水管、热力管、燃气输气管、雨水排水管、污水排水管,管线竖向自上而下排列顺序分别为:电力和通信管线、热力管、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和污水管。

(2)如果综合布置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发生矛盾时,则要根据各类管线的性质科学决定布设方式,比如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临时性的管线让永久性管线,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新建管线让现有管线,检修次数小的、方便的管线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管线。

(3)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管沟内其他管线。

(4)主管道干线的综合管沟应在车道下,覆土深度必须根据道路施工和车辆荷载的要求,支管的综合管沟应在人行道下。

(5)给水、排水、煤气管线宜采用深埋,即大于1.5米(根据当地的冻层深度确定),热力、电信、电力电缆宜采用浅埋,即小于1.5米。

按照上述分析规划设计重点,在实际开展城市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一方面需考虑城市远期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需结合城市现阶段发展特点,充分依据地上空间、地下空间、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燃气工程、防洪工程、电信工程等开展统筹规划,以此确保各类管线排列有序、相互协调,尽可能避免风险的产生,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以及后续建设顺利完成。

四、工程管线测量的技术方法与提高探测精度的主要措施

管线测量的技术方法,是先用物探的方法在实地探查出各管线的类别管径或断面管(沟)内底高、管外顶高等各项数据,同时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和其他各项属性,对各管线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出,然后用全站仪或RTK测定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再用成图软件把采集的数据展绘在地形图上进行编辑。

提高探测精度的主要措施为:

(1)由于探测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物探前需要进行探测仪一致性对比试验,以确定该仪器的改正系数,以保证和提高探测精度。

(2)由于直埋管线的土质情况不同,对管线的探测精度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同行多年的经验,细密的潮湿土质探测效果较好,干燥的砂质土层探测较差,积水区和含铁量较高的土层探测效果最差,探测时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开挖验证,或在能准确定深的位置进行探测验证,以确定是否需增加关于埋深和平面位置的改正系数。

(3)由于探测仪器探测效果受管道埋深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运用感应法探测时,深埋管线能接收到的信号很弱,探测效果一般不太理想,此时需要不断改变探测方式,如采用改变发射机的摆放姿势等方法。

(4)由于管线的材质和导电性能不同,对管线的探测效果有直接影响,比如金属管道和电缆可用一般的管线探测仪即可探测,但不适用于非金属管道和管线,这时可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

由于地下管线探测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管线探测前,首先要考虑避免产生粗差,然后在考虑选用合适的物探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

五、认真做好城市工程管线普查是完成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与测量工作的前提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与测量工作开始前,只有先去了解管线排布现状,才能考虑到管线的连接等具体内容,为后续的综合规划设计和测量工作奠定基础,才能让规划设计合理性、可信性更高,在我国多数城市,都存在地下管线资料不全面的问题,此外也很少有完整详细的竣工图纸,只有部分简要的图纸可参照,这样的情况,可能存在城市地下工程管线设计与原有管道现状相矛盾的问题,致使施工时可能增加整体的成本耗费,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会给社会整体经济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通过对我国城市地下工程管线普查问题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于竣工工程管线档案的归档管理不到位,而且并没有意识到地下施工及其竣工相关档案的应用意义,当前的许多建设单位都存在竣工相关材料不全面的问题,或是并没有明确详细的管线图,这样的问题应得到重视。其二是条块分割现象过于明显,导致各类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都已交由各地的产权部门全权处理,导致规划混乱不统一。意识到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更认真的做好普查工作,这样才能为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与测量工作打好基础,保证其质量。

六、结束语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较多,且实际规划设计和管线测量过程中的难点也很多,要想有效保证规划设计和管线测量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需重点利用和发挥好平面规划设计技术、竖向规划设计技术及规划设计管理技术和各种先进管线测量仪器的优势,严格把控规划设计规范和测量规范的要求,需注意的一点是,现阶段的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和测量工作依然存在很大的难点和困惑,实际规划设计和测量过程中存在技术手段欠缺、关键技术应用不得当等问题,使得实际规划设计质量和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因此,后续仍需进一步加大相关理论的研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化探讨城市综合管线标准化问题,以此促进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和管线测量更加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许振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J].智能城市,2017,5(9):187-188

[2]王英红.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数据更新模式探讨[J].地矿测绘,2019,2(2):11-12.

[3]程春计.城市道路管线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267(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