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探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

马保振

山东省鄄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菏泽市 274600

摘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是当前我国城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首先对于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同时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效一体化模式进行探讨,最后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

1.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含义

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出现,是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摸索和探寻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监管模式。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整个职责体系进行充分的完善,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要实现对整个职责系统和 体制的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同时要建立一个覆盖城乡,打通国家机关和监督机构以及企业方面的平台,为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其次,要建立一个准确管控和开放运输的供应格局,为乡村网络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让遵守规则且诚实守信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确保监管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执行,为食品药品的安全提供保障。最后,要实现社会监管的全面覆盖,将村组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到监督当中,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深度落实。

2.什么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效一体化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推进,安全监管的主要工作更加偏向于农村地区,从而为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质量和价值有保障的食品和药品,这也是进行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建立除了转变了原有的监管方式和理念之外,也实现了体制上的创新,这不仅仅是一种政策上的措施,同时一种资源上的优化配置,另外也实现了对服务目标的调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并不是指城市和乡村一样,也不是将城市和乡村进行监管上的叠合,而是一种新的监督管理方式,在该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理念,确保监督管理理念的科学性,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同时要遵循监督管理为政府负责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据着很高的总人口比例,所以各级政府对自身辖区的食品药品具有监督管理的责任,乡镇政府也应该专门设立负责监督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的机构,配置足够的人员,投入相应的经费,将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加入到绩效考核目标当中,使其成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职能,实现监督管理目标和理念之间的统一。

其次要建立监督管理信息网,在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统筹兼顾,包括公共信息、行政办公、业务监督管理以及监督执法等内容,并要将这些内容真正深入到乡镇,实现与乡镇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网,使其能够共享关于食品、药品等相关产品的质量信息,同时也能够接受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培训。一旦乡镇监管单位无法及时的传递和接收信息,那么该部门将会成为信息的孤岛。

第三,要确保监督管理行为的同步进行,在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进行经费投入时应该做到一视同仁,统一执法标准,不要出现差别办案的情况,实现监督管理行动的同步开展。如果采用错位监督管理的方式,那么无疑会为造假者可乘之机,只有实现了城乡联合监督管理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要实现资源上的共享,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检测食品药品安全的设备仪器不但十分的昂贵,且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各个地区在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应该以市级检验中心为主,实现对食品药品的全面检查,同时也要以县级的检验中心为基础来实现对食品药品的筛查,将其反应迅速的优势发挥出来,只有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才能够保证在技术上实现为行政监督的服务。

第五,要设定相同的考核标准,城乡政府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考核中,涉及的内容包括职责、制度、经费、人员培训、日常监管以及工作效果等等,要确保标准能够达到一致,拥有同样的考核原则,实现定性和定量的结合。除此之外,考核的结果应该和评先评优进行挂钩。

第六,要保证城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待遇相同,在财政体制改革中要实现统筹安排,实现城镇乡村的工作人员同工同酬,保持福利待遇上的一致性,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这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稳定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

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建立,要以监管规范化、设施标准化以及工作常态化为基础来进行,同时也要对自身的职责进行理清,对监督管理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实现对监管机制的创新。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设立乡镇监管站

在乡镇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在各个乡镇进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的设立,结合当地的经济人口情况来进行监管人员编制的调剂,县财政部门来负责解决工作经费问题,同时省市要在培训工作和装备上提供足够的支持。想要真正的建立良好的工作基础,监管站所需要做到的内容包括:办公场所固定、有举报电话、明确的职责分工、经费的投入足够、设有工作站的牌子。该监督管理站应该由当地政府来进行负责,但在业务上直接接受上级监管部门的管理。另外,要在各个站中进行信息员的配置,具体负责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的信息收发和投诉受理工作,另外也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对监管体系建设进行有效的强化。

3.2监管机制的创新

首先,要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会议制度,定期进行监督管理工作的分析部署,对预警机制进行完善,设立相关的应急处理预案。其次,要建立信息发布机制,让城乡居民能够迅速获取信息,避免事故的发生。第三,要建立专门的督查机制,实现督查人员和信息员的分级监管。最后,要建立考核机制,并与绩效进行挂钩,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将其协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3积极培养监管人才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落实,市县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重视岗位培训工作的开展,做到监管而不乱管,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培训,通过考核后由县政府来颁发执法证书,并授予其取证权和督查权,并能够自行完成法律文书的制作,对食品药品的销毁过程进行监督,对整个市场进行净化。

3.4学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抽调业务骨干组成食品药品宣教组,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板报巡展、开通网络安全知识查询,做到宣传方式多样化、宣传内容通俗化、宣传对象大众化、宣传阵地网络化。通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体化建设,完成“食品药品事业得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结束语:总而言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从省市县的角度上来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共性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可能在事权划分上没有做到位。另外,对于一些经济发展并不繁荣的区域,例如我国的西部地区存在着资源紧缺的问题,所以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苑文地. 关于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饮食科学,2021(1):81.

[2]史锦慧. 庄河市昌盛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9.

[3]吴瑞.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J]. 特别健康,2020(5):243.

[4]郝加田. 关于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0(10):76-81.

[5]曹咏,温颖,罗窍鸿,等. 关于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建议[J]. 中国市场,2020(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