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走班式”教学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初中体育课“走班式”教学模式探析

鄂西

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430223

摘要:“走班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中的合理应用,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也能在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强化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新一轮基础课改下,体育课程为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做出的重要战略改革。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体育课程,就“走班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策略展开了探讨,以此在全面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走班式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现阶段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内容单一、方法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为在学生身体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继体育纳入中考后“走班式教学”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相比其它教育教学模式,“走班式教学”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运动水平,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对促进体育教育事业良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参照落实“走班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走班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参照是保证 “走班式教学”模式应用效益最大化发挥的重要依据。中学阶段由于学生个体化差异较为明显,不同个体之间的学习需求也各不相同,若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会降低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对体育课程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走班式教学”模式实施前,教育工作者需对学生进行情况调查,在明确掌握每位学生学习需求、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信息的前提下,不断对教育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以此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保障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确保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主锻炼意识的有效培养。

二、以学生身体素质测评结果为依据落实“走班式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走班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行政班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合理拆分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班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进一步提高“走班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益,在进行班级划分后的班级分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以学生身体素质测评结果为依据,将体能测试结果相似的学生划分到同一组中,以此确保教学计划安排合理。除此之外为改善当前体育教育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在落实“走班式教学”时还应采取更多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比如在“篮球”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喜爱而从小就接触了这个项目,但部分学生却从未接触过篮球,因此为确保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落实“走班式教学”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在“走班式教学”实施中,学生分班、分层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走班式教学”模式实施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确保后期教学工作规范开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分层时,体育教育工作者需对分班后学生的整体状况进行调查,在全面掌握每位学生实况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合理分层,之后对不同层级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也使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目前在“排球”班级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整体素质,教师需对重新分班后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之后根据层级的不同设置不同教学目标(高层级进行较高难度教学、中层级采取适当难度教学、低层级主要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主)。

(二)对教学指导进行合理分层

在课程教学分层中,除了要对学生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外,对教学指导进行合理分层也是保障“走班式教学”模式实施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础,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教学中,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教师需根据学生不同层级对他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在确保他们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目前在“足球”班级教学中,对于高层级学生而言,教师可着重指导学生的运球和颠球技术和足球战术的学习;对于中层级学生来讲,教师可着重指导他们的体能和基本技术的学习;对于低层级学生而言,教师可通过观看比赛视频、示范,来让学生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确保自主锻炼意识的有效性培养。

四、结语

综合而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教学模式,“走班式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合理应用,在一定层面上对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和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改善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重要手段。可由于在中小学教学理念中受一些客观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目前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和创新,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走班式教学模式” 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正玲,徐瑞阳,张建东.高中体育课走班制教学有效路径研究——以康乐县高中教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71-72.

[2]耿彬,李薇薇,张建东.成都市民办初中体育课评价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8,12(15):155-158.

[3]孙旭成,季浏,孙金娣.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体育时空,2013,15(21):153

[4]王燕,王志强,严自毅.高中实施体育选项教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J].中国学校体育,2012,22(S2):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