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盲童宿舍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人文关怀在盲童宿舍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王丙耀 杨培敏

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272067

摘要:盲童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尤其在学校集体宿舍里,他们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果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将会影响着整个宿舍的管理工作。盲童宿舍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从关爱盲童的角度出发,人文关怀是构建人类价值观的基础,是提高人类凝聚力的核心推力,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人文关怀,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更少不了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关怀;盲童宿舍管理;应用分析

人文关怀就是人性关怀,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人精神方面的重视,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人文关怀要求解放人的天性,尊重人内心理性的思考,尊重人的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的基本需求,激发人的创造性和选择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主体性,人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体,也是整个社会的主体,人文关怀是改善人的生活的内在体现与外在统一。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文关怀不仅要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要关心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构建人类价值观的基础,是提高人类凝聚力的核心推力,为了更好的管理宿舍,要在管理宿舍中树立尊重盲童的理念,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重视盲童心理疏导,及时解决盲童的思想问题。

一、 盲童宿舍管理

全社会都在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思维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人就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活着,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管理中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用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在盲童宿舍管理中也是如此,满足盲童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能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生活,不仅让他们感到精神上富裕,而且让精神上感到愉快,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要重视盲童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盲童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促进盲童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体现,从而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世界,完善自我人格,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盲童心理失衡的诱因,培养健康的心理。具体措施如下:

1. 完善宿舍舍长关怀机制

建立健全宿舍的舍长机制,选出德才兼备,而且富有爱心的舍长,无论宿舍发生任何事都能够及时向学校反映,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快速解决突发事件。建立健全反映机制,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和盲童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盲童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加强宿舍的心态疏导,任何盲童心理有问题时,都要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促进盲童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倾向积压,帮助盲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2. 建立健全谈心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老师与盲童的谈心制度,首先就是学校要组织学校老师结对与盲童谈心,随时掌握盲童的心理思想动态,经常引导他们,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帮扶老师要与帮扶对象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盲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做好和监护人的沟通,及时反馈盲童在校情况。学校领导要定期召开教职工,帮扶盲童和监护人的座谈会。

3. 健全人文关怀活动

注重对盲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盲童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帮扶教师要制定出教育管理方案,多与盲童沟通,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出现问题的盲童可以带到心理辅导室进行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消除他们不良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经常鼓励盲童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信心,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感受到学校、同学、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在大学期间我经常去昌吉残障儿童康复中心,和他们聊天,谈心,给他们表演节目,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

4. 健全家校沟通机制

加强与盲童监护人的沟通,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家长经常联系,将盲童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告诉家长,以便盲童的监护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放心。

二、 应用分析

宿舍是集体生活的地方,盲童就正常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诸多不便,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但是宿舍也是一个整体,对于盲童而言,需要重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在人文关怀时,就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既能有效地管理宿舍,又能让盲童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以及学校的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爱和关心,让他们能够快乐的成长。

结束语: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只不过盲童们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宿舍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小的家庭,他们在这里只有感受到来自周围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才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针对他们先天的不足,他们更需要被关心和爱护,在宿舍管理中注意方式和方法,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洁.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教育职能转变探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03):65-69.

[2]金肖健.盲聋学校声光联动广播系统创新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8):77-78.

[3]许晞初.中小学后勤管理改革面面观[J].中小学管理,201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