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师素养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师素养问题

张竟

四川省 泸县石桥镇马溪中心小学校 646123

摘要: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教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需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素养、教学水平,还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音乐素养,才能满足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专业技能 ;音乐教师 ;教师素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传播着人类文明,塑造了人类灵魂。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都依赖于人民教师的劳动与创造。教师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素养,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一、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教育工作应该被视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这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学科专业水平,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相应的能力。

(一)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伴随着教师行业而出现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中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教师,因此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学习,经常进行反思,为学生树立楷模和榜样。

(二)应具备的音乐专业技能要求

1.对音乐教育正确的认知

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审美因素和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真、善、美,进一步培养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理解、认识与创造音乐的能力。音乐教育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升华,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扩大文化视野。

2.具备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

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其中包括乐理知识、声乐、器乐演奏、舞蹈、指挥、配器等。教师是言传身授的代表,在范唱的过程中加以舞蹈表演,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使学生感受欣赏舞蹈的美。只有教师能够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体会。

3.组织音乐相关活动的能力

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每个学校都在积极推动素质教育。而音乐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在其中担当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任何节庆比如六一儿童节,元旦节等全校性的活动,其中少不了和音乐有关的活动;学校也会组织全校性的歌咏比赛、合唱比赛、舞蹈比赛等;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需要具备组织这些相关活动的能力,并且要具备对这些活动指导的能力。

  1. 现阶段音乐教师素养存在的问题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音乐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的原因是教师的素养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现在仍然有很多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缺乏,比如对音乐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有的老师连节奏都掌握不准确,唱歌走调,钢琴水平差,理论知识缺乏等。很多教师声乐功底不扎实,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导方法,有些甚至自弹自唱的能力也十分有限,顾到了唱歌就顾不了弹琴,顾到了弹琴有顾不了唱歌,弹唱不能配合得很好。还有一些教师的理论知识也不牢靠,很多基本定义含糊不清。老师自身的技能都不精,如何能教导学生。

(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音乐教学不仅仅包括学生会唱歌曲,唱准歌曲,还要懂得如何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艺术美。欣赏歌曲要做到:介绍、感受、引导、启迪这样的几个环节。首先要通过对学生介绍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们了解音乐,喜爱音乐,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享受音乐。但很多音乐教师做不到这样细致,只能对音乐作品进行表面的分析,不能更加深入细致的感受音乐分析音乐。

(三)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很多音乐教师还停留在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过分地强调认知目标,认为音乐知识技能是学科关注的中心,往往忽视了音乐学习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很多老师忽略了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理念。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识。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因此,音乐教师只有更新观念,才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三、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素养

(一)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

雨果曾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我们要做叶的事业,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付出的绿叶,默默地衬托着鲜艳的花朵。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将学生们培育成才。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通过她的言传身授教导我们,她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表率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很大,所以,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每一个人。对学生要有博爱之心,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提高专业技能

1.合唱指挥能力

音乐新课程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新教材文本所呈现的古今中外多样的教学内容,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指挥要通过大量的不断的刻苦练习,掌握音准节奏并对视唱听音进行专项练习,强化声乐知识,了解基本的理论和基本的技能以后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我的技能,提高自身的指挥能力。

2.创作能力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具备歌曲的创作能力。很多歌曲可以通过改编变成另外一种风格的歌曲。而且音乐教师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够将一首词创作成一首歌曲,不过要想创作的歌曲好听而且朗朗上口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多分析音乐作品,多学习著名作曲家的写作技巧,只有多看,多分析,见得多了,才能体会作曲的魅力。

(三)提高相关的艺术修养

音乐课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学科,不仅涉及人文地理,还与它的姐妹艺术舞蹈,戏剧,美术等相通,它们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因此,音乐教师在闲暇之余可以向舞蹈老师,美术老师多多交流,相互探讨,多接触其他的姐妹艺术。

(四)加强音乐教研,加强自我反省,提高教学水平

在同行教师中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每节课后认真反思教学过程。通过小课题研究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对本学科的认识,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思考讨论,确定研究方法,不断探索教育技巧。课堂教学可以多样化,多与其他学科教师探讨课堂教学形式,找到一种适合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论

一个音乐教师的素养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一名音乐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问题,课后认真思考总结,还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