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电气化铁路小半径曲线接触网改造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既有线电气化铁路小半径曲线 接触网改造施工

刘祥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运能的不断增加,既有繁忙老旧线路的单线别、曲线半径和线路坡度制约,影响运能提升的因素也越来越明显,对既有电气化区段增加复线、增大曲线半径及减少线路坡度等改造工作迫在眉睫。在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过程中,接触网改造施工具有作业时间短、施工任务重、交叉作业影响多、技术方案复杂等一系列特点,为减少对运输组织的影响,必须采用合理的过渡施工方案,对施工组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析,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正常运输组织的影响。

关键词:既有繁忙干线;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拨接施工

引言

对于电气化铁路而言,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气化铁路的动力输电网络,因此接触网的质量水平将会直接影响电气化铁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电气化铁路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铁路施工中需保证接触网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标准。

1 总体方案及施工工序

对于既有电气化线路的小半径曲线接触网改造施工一般是在曲线内侧新建电气化线路,两端分别与既有线路进行接轨,两端接轨处也称之为拨接拢口,还有涉及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成“X”型相互交错的典型拨接施工。对接触网改造施工,在相互交错及拨接拢口区段需采用软横跨进行过渡,在接触网拨接前,需进行软横跨基础浇筑、钢柱组立、软横跨安装、既有接触网悬挂倒移至软横跨上、拆除影响线路拨移的既有支柱等工序,在进行综合的拨接天窗内,接触网与线路同步进行拨接,待线路拨接完毕,再进行正式支柱的基础及支柱组立,将过渡软横跨部分悬挂再恢复为正式的腕臂悬挂方式,最后拆除过渡软横跨及支柱,对于接触网整个改造区段的施工流程才算结束,具体可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在拨接拢口和线路交叉点利用RTK仪器进行测量,确定过渡软横跨的位置,过渡软横跨是实现既有接触网的拨移及影响线路拨移的支柱拆除后既有接触网悬挂的功能,在此改造期间不影响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

第二步:在线路拨移前,接触网需利用停电天窗施工,完成既有接触网的倒移、新建承导线的架设及插入等工作,利用RTK仪器对拨移后线路进行定测,确定定位装置安装位置、绝缘位置等,以保证接触网拨移一步到位。

第三步:在线路拨移中,线路专业、接触网专业、电务专业需要安排营业线Ⅱ级及以上的大型综合施工,对于接触网的改造,技术方案是重点,好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资源配置、降低风险源、提高施工效率,这就需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的细化施工组织安排,在拨接前最大限度的去筹备以减少拨接当天的工作量,对于接触网拨接需配合线路拨移来进行调整,受制约因素较大,且需保证与线路同步开通。

第四步:在线路拨移后,原有废弃线路的接触网需拆除,改造区段的接触网需再次按照新的线路位置关系,进行基础及支柱组立,将过渡部分的悬挂倒移至新组立支柱上,拆除过渡软横跨及支柱,最后进行接触网的精调及克缺。

2既有线接触网改造施工特殊性

2.1施工影响较大

根据现有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办法,尤其对于保障安全行车显得尤为重要,在既有铁路线路上进行接触网改造施工,涉及配合单位既有设备较多,从接触网下部工程到上部安装及停电作业,都需要在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的监护下,全方面的保障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才能组织施工,特别是面对既有线路改造区段,大部分涉及线路两侧的地方光电缆、燃气管线、征地拆迁等多方面的影响,相对交叉施工制约影响较大,需协调多方面的资源来保障改造施工的顺利实施。

2.2工期及成本压力较大

对于需要进行软横跨过渡施工的接触网改造工程,涉及接触网的工序繁多且较为复杂,对过渡区段软横跨共涉及三次的调整,首先将既有接触网倒移至软横跨上进行调整,其次在软横跨上进行拨移后调整,最后再将过渡软横跨上的悬挂倒移至正式腕臂柱上进行调整,其中还涉及到承导线倒锚、吊弦更换、承导线更换等工序,同时受接触网停电天窗影响,在整个改造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安全和成本压力较大,因此合理的调整施工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方案及工序的衔接,是施工组织的关键。

2.3技术方案复杂、施工效率低

在既有线路上进行接触网的改造施工,面临的技术方案尤为重要,软横跨的设置、锚段关节的布置、下锚位置的改移、附加线的布局等,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影响着整体的改造过程,对关键环节的把控是接触网拨接施工的重点,过渡软横跨的设置要以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设置,在拨接拢口处设置锚段关节,借助软横跨可实现既有接触网的利旧,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量;下锚位置的改移是接触网施工工序的重点环节,施工过程技术难度和涉及影响面较大、能够精准的实现下锚后改移使既有锚段不发生位移变化是关键环节,尤其对于所使用工器具的状态和种类要求较高,选用合适的工器具往往可实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对整体接触网改造施工来时,还是接触网专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项目,且大部分过程中的改造施工都需要停电作业来完成,考虑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接触网施工基本都是在每个90~150分钟的天窗内完成,每次天窗结束后,都需要保证接触网的带电安全和行车安全,对每一次过程中的改造都要求较高,且大部分铁路线路能够开设天窗的时间段都处于凌晨的夜间施工区段,这直接影响着接触网的施工效率,从这方面来说,也更大程度的增加了接触网改造施工的安全风险。

3既有线接触网改造的关键技术分析

3.1提高基础测量精度

在小半径接触网改造施工过程中,涉及部分新建线路的施工,接触网基础测量定位是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新建地段接触网专业需借助RTK仪器,在站前单位路基成形后,轨料铺设开始前,需抓住这最佳的施工时间段,完成接触网的基础及支柱组立施工,可有效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故而对接触网基础定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

3.2优化技术方案

既有电气化线路上的大型接触网改造技术方案是施工的先决条件,充分优化技术方案是施工的关键环节,在小半径曲线的接触网改造施工中,存在大量的过渡工程,在改造过程中,也需重点考虑附加线的过渡、吸上线的过渡、接触网下锚的过渡等,最大限度的减少拨接施工当日的工作量是优化技术方案的目的,有时候为保障拨接当日施工组织的顺利完成,接触网需采用接头的方式,在现场制定合理的接头地点,避开线路拨接拢口,也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举措。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既有电气化铁路小半径曲线接触网的改造,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将既有线路曲线半径增加可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可以降低对钢轨的磨耗和维修成本,可更大程度上提高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优化线路的运营条件。但对于改造的施工过程,接触网专业中还是存在较高的安全管控风险、技术方案复杂、交叉影响较大、施工干扰较多等,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配优配强施工团队,才能优质、高效的完成改造任务。

参考文献

  1. 敬小刚.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6):262-263.

[2]白富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原因及其防护措施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9,5(20):9.

[3]陈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20):59.

[4]张世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原因及其防护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84-185.

[5]王志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