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米琦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诸多内容,其中首要的就是地基结构,水利工程规模越大,对地基的要求越高,但由于水利工程选址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会遇上软土地基,这种含水量高、土质松软、荷载力差地质条件提高了施工风险和难度,若不能对软土地基进行恰当地处理,会因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造成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

软土地基本身存在的含水率以及压缩性较高,再加上其强度较弱,渗透能力不强,致使在达到一定程度之下会导致变形,因此软质土层不能像一般的土体可以直接作为地基,必须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以及性能的改善,进而才能降低沉降或者变形问题发生的风险。所以在进行水利施工的过程之中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确保水利施工的质量,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推动水利施工的有序进行。

1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相应的不稳定性,所以,就会导致水利施工中存在相应不可预测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这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加强对力学性能的改造。因为软土地基其具有不可预测性以及低透水性和可压缩性等,对于地基基础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换填处理,保证其力学性能符合水利施工要求,保证水利施工可以有效进行。施工前,施工企业需要和地质勘探企业进行协调沟通,对土体的类型以及性质进行合理明确,和专业化的勘探人员做好交流。软土地基在处理当中尽可能的采用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等,保证对于地基性能可以很好的改善,从而可以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另外,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监管程序的制定,保证软土地基自身的有效性。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

2.1灌浆处理法

这一方式应用最为普遍,根据灌浆方式可分为渗入型注浆、劈裂灌浆、硅化注浆法、水泥搅拌法,渗入型注浆法比较适合缝隙较多的软土地基,能保证原有的结构不受破坏,劈裂灌浆很难在受力之后保证原来的结构,灌浆范围需扩大,硅化注浆法通过注入硅酸钠为主的混合溶液到地基底部结构凝固形成结石,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密实性以及其实际的承载力,水泥搅拌法是当前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以水泥泥浆作为主要的材料,对软土与固化成分进行搅拌,使水泥泥浆与软土生成反应,利用固化后的水泥排除软土层中的水分,对软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进行改善,提高其稳定性和受压力,从而提升水利工程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为了确保灌浆法处理效果良好,首先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并合理选择固化剂,调配好浆液,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注浆方式,严格控制灌浆压力和单次注浆量,确保填充均匀密实,突显固化能力,以达到对软土地基物理性质进行有效改善的目的。

2.2换填垫层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换填垫层技术就是转变土壤的含水量以及提升土壤的稳定性。在开展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之中,将此技术应用到其中,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软土地基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还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水利施工的质量。在使用此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施工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软土地基的物理属性、环境等进行仔细分析,依照相关的数据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计划。第二,在对换填土壤进行选择时一定要严谨,施工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前施工的要求,科学的选择地基换填材料或地基换填土壤。第三,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对地基换填密度进行严格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基换填密度,保障水利施工质量。

2.3固结排水处理技术

固结排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适用于黏土含量较高的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之中。图解排水处理技术主要是由竖向排水体和水平排水砂垫层构成的,在一般情况下,在对水平砂垫层进行铺设时,厚度要高于五十厘米,而选取的材料主要是以砂或者粗砂为主。此外,由于水平砂垫层的宽度会大于路基的宽度,因此要注意排水的畅通性。在水平砂垫层和竖向排水相互连接的地方,需要铺上一层砂垫层,并设立一个横坡,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个排水体。固结排水处理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较好的排水效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基的密度。

2.4抛石挤淤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之前主要应用在鱼塘处理当中的抛石挤淤法,当前在水利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也有着的广泛的应用。从水位视角下来看,项目的地基比其要低,由此加大的土壤更换施工环节的难度。针对该种现状下,施工人员在对路基表层处理时,可以对石块实施合理的填充以及挤压,促使内部淤泥能够伴随着石块一同排到外部,之后再由施工人员开展平铺操作。在此环节当中,施工人员必须对路基硬度提出严格的标准,当然,施工单位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全程对施工过程做到精细化管理。

2.5挤密法

所谓的挤密法,就是在软土层中渗透入一定量的沙石粉末,然后让砂石粉末逐渐补充软土层的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然后再使用压路机对土层进行碾压加固的形式处理。砂石粉末的利用有利于提高软土地层的存在性和强度,并且通过长时间的碾压与夯实,实现了砂石粉末和土壤颗粒之间的有效结合,大幅提高了软土地层的平整性和稳定性。通过实际的施工效果证明,紧密法有利于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性,实现了路面的整体平稳,并且挤密法的使用有利于后续对土壤的整体维护,大幅降低了土层维护的成本,减少路面反复施工的情况出现。但是挤密法的技术应用要求较高,砂石粉末的配比工序复杂,在砂石配比过程中,一旦出现配比失误,就会使得后期路面出现降低下沉的问题,所以紧密法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砂石粉调配比例的优化。

3软土地基的优化措施

3.1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实际的软土地基处理中,为了能够将人员自身的质量意识提升,施工惬意就需要加强相应的宣传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不合理的危害进行普及,以此来对施工人员和相应的技术人员质量意识可以提升,保证能够有效参与到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中。

3.2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

在对于软土地基实际的处理当中,对软土地基分布状况有效了解,将软土地基所造成的危害深入分析,以此来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合理确定,确保所选取的方案具有一定的技术性。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方案合理调整,为了防止产生这种问题,在实际的施工准备当中,相关参建部门需要协调沟通和交流,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确定,从而保证后续的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良好。

结束语

水利建设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增加和扩大能够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和控制,作为相关的施工人员要不断探求新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大幅降低软土地层的湿敷处理成本,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和适应性,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何正恒.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242.

[2]范中斌[1].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技术研究,2019,002(005):P.161-162.

[3]李碧豪.基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289-290.

[4]李万里.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与应用,2019(15):71-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