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故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如何利用故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郭陈成

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中心小学校 408200

摘要:以往小语文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被动阅读效果较差。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创新理念,为了增添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和“儿童味”,回归学科“育人”的本质,在阅读活动中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载体,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良好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活动; 故事活动

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本质是品读语言文字、探寻思想内涵,通过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实现情感共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单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还远远不足,笔者在语文活动中利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寻找故事、品读故事、表演故事和仿写故事,激活学生主体意识,这一过程中有阅读、有思考、有表演、有写作,学生既能体会乐趣,也能学习知识,真正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一、寻找故事,丰富语言储备

一节语文课上,无论设计了哪些教学内容,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其本质都要围绕“学生为主体”而开展活动,利用故事推进语文教学,也是出于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的考虑。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放手”,对学生多一些指引与支持,少一些灌输与讲解,更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和实践,不妨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故事,在课堂上共同分享故事、复述故事,以此驱动自主学习兴致,启发阅读思路,才真正能发挥“故事”元素的教育作用。例如,学习课文《军神》,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对话等要素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刘伯承将军的“军神”形象;但实际上,很多小学生还不了解刘伯承将军,这也导致阅读时产生了认知障碍,影响学习效果。对此,在课前预习阶段布置任务,由学生自己收集有关刘伯承将军的历史故事,课上再讲一讲、评一评。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使得刘伯承将军的人物形象更饱满、更清晰,为有效学习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而学生也在自主查找资料、复述故事的过程中综合锻炼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丰富语言储备,夯实语文素养。

、品读故事,深化文本理解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深受小学生欢迎;把握教材特点,抓住语文要素,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品读故事,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深入文本,强化理解。例如,学习《盘古开天地》,学生虽然理解“天地”的意思,但是对于天地的来源却一无所知。所以在阅读的开篇设置悬念,启发阅读:“我们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间,民间流传着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你知道盘古为何要开天地吗?”“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盘古在开天地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如何一次次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这些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致,带着问题品读故事,更有目的性,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类似的民间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神笔马良,每个故事都独具特色,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极具阅读价值,有了课上学习的积累,学生课后主动阅读神话故事,有利于拓宽知识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三、表演故事,沉浸情感体验

小学生喜欢玩游戏,乐于表现自我,这与他们的心理特征有直接关系。而故事正是由于故事情节曲折趣味、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对话语言夸张有趣,才让他们有了阅读的兴趣;在语文课上,除了让学生听故事、讲故事,我们还组织更有趣的表演故事活动,孩子们自由组队,改编课本剧,再加上适当的联想与想象,演绎故事角色,展现故事场景,在沉浸式的情感体验中不仅唤醒了学习兴趣,也锻炼了综合素养。例如,学习《巨人的花园》,大家分别扮演小孩、巨人、小鸟、花朵等形象,感受当花园失去了孩子,也就失去了活力,万物萧条;而当花园拥有了孩子,处处都是生机。鲜明的对比,更易于学生把握课文的内涵思想;再如,学习《陶罐和铁罐》,在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一想:“陶罐奚落了铁罐,铁罐遗落在废墟中,如果它再次与陶罐相遇,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它们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对话?”通过表演,不仅丰富了课文的故事情节,学生也真实地揣摩陶罐和铁罐的心态,深化思想。

四、仿写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倡导读写结合,通过指导阅读,帮助学生积攒语言信息,启发思维灵感,顺理成章地从“读”过渡到“写”,丰富写作的内容与情感,降低难度,让写作不再是一件难事。教学时,在读故事的基础上仿写故事,能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参与兴趣。例如,学习《猫》之后,再让学生仿照文章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突出小动物的特征,并描写自己与小动物相处的故事。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而写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平时要多创造练笔的机会,除了仿写,还可以续写,逐渐增加难度,激励学生自我挑战。例如,学完《司马光》之后布置写作任务:“司马光将落水的小朋友救了起来,之后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请你尝试续写结局吧!”开放性的写作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有的学生写道小伙伴都以司马光为学习榜样,还有的学生写道因为司马光砸坏了水缸,遭到了批评。续写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也无须追求“标准”,只要学生展开想象力,就是最好的读写训练。

总之,利用趣味故事装点语文课堂,带给学生更多亲切、趣味、生动的学习体验,以故事为载体,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另辟蹊径帮助小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内涵哲理,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并综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使得语文课堂既有趣味,也有效果,学生乐在其中、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许苏萍.小故事点亮课堂教学——浅议讲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点睛作用[J].新一代,2021,25(1):177.

[2]缪雨.低年级小学语文组织故事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