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分析

刘喜祥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102445


【摘要】目的 围绕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评定其疗效。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19年1-12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选取(7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35例于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B组35例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 B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2.86%)较A组(57.14%)高(P<0.05)。结论 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能显著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关节镜

半月板呈半月状,位于机体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属纤维软骨盘,是膝关节的重要构成,具有缓冲外界冲击力、稳定关节等功能。半月板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病变,以青年男性最为多见,患病后,患者会有诸如膝关节交锁、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出现。当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来治疗此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肢功能[1]。半月板成形术实为半月板修复术,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即为将处于游离、松弛状态的裂块切除,将一个完整且稳定的半月板外环保留下来。一些患者在术后仍会有诸如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出现。对此,本文围绕所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分别采用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半月板成形术来治疗,对比其效果,现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9年1-12月间,选取所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共计70例,将其分成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35例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60岁,平均(40.15±4.16)岁,男21例,女14例,患膝关节:左肢18例,右肢17例。B组中,年龄20~60(40.08±4.13)岁,男、女比为20:15,患膝关节:19例左肢,16例右肢。两组此些数据经综合比对,从中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均经关节镜、MRI等检查予以明确;(2)入院前都没有接受认可其它形式的治疗;(3)均具备手术适应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功能异常(如心、肾等);(2)有较差治疗依从性;(3)造血、免疫系统异常。

1.2方法

两组均行平卧位,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患肢大腿近端置入止血带。从膝关节髌下髌韧带的双侧旁入路,将关节镜置入,并把生理盐水(滴入有2滴浓度为0.1%的肾上腺素)60mL注入关节腔内,对半月板损伤情况进行细致观察。(1)A组。行半月板成形术,用相关工具将破损边缘咬除,并进行修正,对游离体、滑膜病变进行清理,并对半月板进行适当切除,修正残余半月板至正常状态。(2)B组。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依据患者损伤类型,对切除数量予以明确,切除之后,进行修正,直至稳定边缘;在切除期间,保护好关节囊连接部位纤维环,保持半月板游离缘的光滑性。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2],项目有蹲姿、不安定度、楼梯攀爬、疼痛、跛行、肿胀度、闭锁感及使用支撑物,总分100分,若分值在95~100分之间,即优,85~94分:良,65~84分:中,<65分:差。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X2来检验,若组间经比对,差异突出,则由P<0.05予以表示。

2.结果

B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86%,与A组进行比较,显著偏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A组

35

9

11

9

6

20(57.14)

B组

35

14

15

4

2

29(82.86)

X2






4.35

P值






<0.05

3.讨论

膝关节是一种滑车关节,有着复杂的结构,同时还是人体最容易遭受损伤的关节部位,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后,以及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劳动的人,最易发生膝关节受损;受损后,患者会有韧带损伤、滑膜炎、半月板损伤等表现[3]。针对半月板而言,其乃是膝关节当中的基础性软骨垫,具有加固关节及增强其稳定性的作用,因而能够为关节面提供切实保护。对于半月板损伤来讲,其大多是不可逆,受损后,会有增厚、增大等病理改变出现,并且还有着比较差的血液循环情况,自愈能力差[4]。临床多实施手术治疗,借此来改善预后;而在各种手术中,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为其首选,近年已在膝关节骨创伤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较好的减少创伤对半月板所造成的再次损伤,且通过将关节镜置入损伤关节中,可以对半月板损伤部位、范围及具体程度进行细致观察,防止术中对周围正常软组织造成损伤,且还能将正确半月板以及周围纤维环较好的保留下来,使关节生理结构的完整性保留下来,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5]。而对于半月板成形术而言,其修补仅限于半月板外侧的10~25%,除了边缘分离外,其他部位损伤修复效果并不理想。从本文结果可知,相比A组,B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表明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在恢复膝关节功能上,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将关节镜辅助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应用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鹏, 李育森.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 33(2):196-197.

[2]许玮, 张旭鸣, 杨新,等.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的对照性研究及术后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4(2):103-106.

[3]黄超.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半月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2):77-79.

[4]陈大志, 韩廷成, 顾荣胜,等. 关节镜下手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0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 250(12):57-59.

[5]赵宗振.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 33(3):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