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里的花花世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影子里的花花世界

王婕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幼儿园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空气、阳光、水......都包含了幼儿对世界的理解。小班幼儿走出家门,走进幼儿园,打开了他们认识世界的新大门,这是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邀请,追随小班幼儿的视角,一起去探探吧。

小问号:影子都是黑黑的吗?

小一班的教室位于一楼,每到中午,阳光悄悄地溜进教室,在桌子上、地上留下大片的形状各异的阴影,很快小朋友们对这些阴影产生了好奇。那这些阴影(影子)在哪里呢?教室里的影子,被他们找了出来:桌子上有小朋友的影子,地上有桌子的影子,自然角里有树叶的影子......散步时,他们开始玩起了影子,和影子捉迷藏、找到老师的影子画一画、影子还能大变身......

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小朋友开始留心自己的影子,“那影子究竟什么样子的呢”我好奇地问道,“影子是黑黑的”、“影子是黑色的”、“影子有点黑乎乎的,看不清”、“影子像个大妖怪”......小朋友们都非常笃定的出了影子是黑色的,还有些小朋友画出了自己的影子(黑色的线团),影子有趣的同时似乎又有些诡异,我的心里骤然产生疑问,“影子都是黑色的吗?”我问出声,“对的”“嗯”我听到都是肯定、坚决的回答,但我自己却动摇了。于是,我赶忙留了个小尾巴,让大家回家问问爸爸妈妈,老师也去查一查资料。

当天,我也立刻进行了查证,由于光源的色彩不同(平时的光源是白色,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黑色影子),会产生不同颜色影子,为此我也陷入了思考。幼儿思维的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如何提供支架引导幼儿能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进行关于影子色彩认知呢?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结合本班幼儿对于色彩的兴趣和幼儿的美术关键经验(幼儿在此期间以涂鸦活动为主,喜欢画一些自由的线条,线条呈现出短促、不连续等特点),我设计了一次科学与艺术碰撞的探索之旅。大发现:彩色的线条

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一种独特方式,光影的色彩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所以前期为了呈现的效果,我也尝试了很多材料:水粉、丙烯、水彩笔、马克笔...最终得出水彩笔墨(马克笔气味较大)绘画在透明的亚克力板上,阳光下会有彩色的影子。

小朋友们在音乐声中,舞动着游戏的彩带,“哇,我的是龙卷风”、“有的像波浪一样”、“我的在跳圆圈舞”......多感官的感知为基础,以幼儿独特的笔触为表现,透明胶片上呈现出了彩色的世界。“那你们知道这些彩色线条的影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吗?”这样一个问题问下去,就像平静湖面投入的石子,乍起波澜。“我的线条的影子是黄色的”、“就是黑色的”、“蓝色的”......结果真如我们想象一样吗?由于天气原因,我们请来了手电筒帮帮忙。

“你找到影子在哪了吗?”小朋友们蹲在地上,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找到了”、“我也找到了”,很快大家就激动地拉着我去看。

“你找到的影子是什么颜色的?”“红色”、“黄色”、“我找了蓝色的影子”、“我的爱心是紫色的”......各种好看的颜色呈现在眼前,“哇,好漂亮呀”、“五颜六色的”,波妞高兴地指着,“老师,你看像彩虹一样”。刹那间,小朋友的热情都高涨了起来,影子的彩色之门被打开,光影世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60c2fe4a7025f_html_fb2607b0f7b482b.jpg60c2fe4a7025f_html_8f189ab57f0d30a3.jpg60c2fe4a7025f_html_29bef767ba2b4e90.jpg

教师的思考

1、“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让幼儿走进生活

阳光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自然因素,阳光创造出了影子,光和影的变幻让人忍不住去探寻,自然的资源不仅能够扩展幼儿的认知,丰富幼儿的经验,更以其最真实的状态引发幼儿的好奇、发现、探索,培养幼儿求真的科学态度,大社会亦是如此。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活的书,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的幼儿应该活在当下的,不能困于教师的备课计划里,让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跟随幼儿的经验与视角,发现幼儿的真问题,这才是未来我们需要计划与指导的。同时,我们要做有准备的教师,和幼儿一起走进生活,探寻真相。

2、让幼儿成为积极的学习者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杜威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的,“儿童是在他们的经历中通过积极的参与和感官的探索构建意义的”,这就意味着幼儿是通过与真实世界积极互动的方式获得认知和理解的,当幼儿真正创造、发现彩色的影子时,他们的自我学习已然发生。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好奇心较强,思维相对简单,所以本次包括材料的实验部分,由教师探索的部分为主,我想在后期可以逆向反推,更多地让幼儿去尝试、去发现问题,用身体作为发现的工具,“影子都是黑色的吗?”,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学会利用资源,包括查阅书籍、询问爸爸妈妈、上网搜索等,再进一步去调查、实验,从而得出结论。所以本次的探索,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发散幼儿的认知,也为未来的探索埋下伏笔。

3、艺术作为一种能促进思维和自我实现的语言,帮助幼儿深度思考

对于刚入园4个月的小班幼儿,艺术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语言,幼儿在参与艺术活动时,呈现出了认知的增长,彩色的线条满足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彩色线条的影子进一步对幼儿的视觉产生了刺激,艺术的融入也提升了幼儿的创造思维。

《指南》中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在关注幼儿科学的求真态度的同时,艺术表现方式的融合与促进,也是需要教师下一步进行思考与探究的。

世界是未知的,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小小影子、花花世界,期待和他们一起走下去,继续我们的光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