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与农药使用现状及减量增效的途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化肥与农药使用现状及减量增效的途径措施

任效宝 梁秀侠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分析了农民目前化肥与农药使用现状,阐述了农技推广部门在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在化肥与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化肥与农药减量增效使用、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化肥与农药; 使用现状;减量增效; 途径措施。

  一、东刘集镇基本概况

东刘集镇南临“怀洪新河”、北靠“南沱河”,位于泗五灵固交界处,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全镇辖21个行政村,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余亩,人均耕地2.6亩,全镇总人口7万余人,是五河县人口及耕地面积最大建制镇。本地位于淮北平原东南端及江淮波状起伏地东北部,处于东经117°29´至118˚04´,北纬32º55´至33˚02´之间;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无霜期212天,大于0℃的活动积温为5390℃,≧10℃的活动积温为4789℃,全年日照时数为2307小时,降雨量年平均值897毫米;居于沱河和怀洪新河之间,土质为砂姜黑土,质地粘重,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很多,诸如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常年种植小麦16.5万亩、玉米7万亩、水稻5.5万亩、花生3.5万亩、大豆1万亩、蔬菜0.5万亩;油菜、山芋、芝麻、绿豆、红小豆等1万亩。主要种植模式:小麦(油菜)-水稻(玉米、花生、豆类、山芋、芝麻等)、花生(西瓜)-蔬菜。东刘集镇是古老的农业区,农作物种类多面积大,使用的化肥农药品种也多、乱、杂。

二、化肥农药使用现状

  通过农技部门多年的宣传、试验示范与推广,目前多数农民对农业部门提出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都能接受并按照农技部门的实施方案进行,对大量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产生的危害性也有较高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农民对化肥农药减量使用认识不够,特别是化肥的减量使用,仍然存在盲目施肥和偏施化肥情况,没有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施肥,而是单一使用一种化肥或盲目加大化肥使用量现象,磷钾肥使用量偏少特别是钾肥使用偏少,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使用量偏少;认为化肥减量使用会对作物产量造成影响降低收入。同时,本地农民基本没有实行耕地休耕制度,全年多耕复种现象普遍,化肥使用次数多,造成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病虫害逐年趋重,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更为突出的是,一些果农菜农因为当年的产品市场价格好,在来年就更加盲目加大化肥使用量,以图增加产量进而增加收入。

  在农药使用中,多数农民认为农药减量使用会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产生影响,大多农民没有根据自家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使用农药,而是看到别人喷药也跟着打药,不管自己家的作物有没有发生病虫,打了药才放心;在农药使用中存在用药不规范不合理、盲目用药、不对症用药、错失用药时期而重复打药现象,甚至存在因为农资经销商的唯利是图,误导农民多药混合、重复混合、超剂量使用和重复喷药现象。

  1.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使用的主要措施。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是推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结合本地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现状,我们在推进其减量增效工作中,采取的途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培训力度。

加大对农民使用化肥减量增效的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绿肥还田技术和有机肥化肥合理配合使用技术;加大宣传培训科学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保护天敌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从根本上解决农药减量增效使用问题。通过镇村一级的各种会议和各项农业技术培训、镇村政务村务宣传栏、手机微信、抖音等多种形式宣传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农民对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使用认知意识,帮助农民掌握黄色粘虫板、性诱剂、杀虫灯等物理杀虫技术,让他们明白大量过量、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性和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性。

(二)认真做好小面积试验示范,发挥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

1.首先是农技部门要做好各种试验示范。利用不同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开展多点肥料利用率试验,特别是种植面积大、产值高的大宗农作物进行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地点选在人口多、作物面积大,有影响力的地块进行,在化肥使用上重点做好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配比使用,各种配方肥和新型缓控肥的正确使用;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粘虫板、性诱剂、杀虫灯等物理杀虫技术,展示农药减量增效使用技术,加快全面实施农药减量增效使用。开展实施的化肥减量增效使用示范片和农药减量增效使用示范片,要及时插立试验牌和示范牌,插立位置要显目,内容文字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这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使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技部门的工作职责。

2.其次是要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来带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使用。经营主体都有一定文化,接受能力强,种植面积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社会影响力大。

(三)大力度大面积推广农作物桔秆还田和绿肥还田等这些成熟的技术,让广大群众感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浅显易懂、深入民心。

1.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根据多年对比试验,桔秆还田的比不还田的产量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可以减少化肥用量30%左右。另外,桔秆还田还是减轻农民劳动量的有效途径。更为有利的是杜绝了以往农民采取就地焚烧桔秆的做法,不仅造成大气污染,又存在火险隐患,一举多得。

  2.绿肥还田技术:种植绿肥,尤其是种植紫云英,是减少化肥使用的有效办法。

(四)大力度大面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实行统防统治,让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留守妇女及老年人能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脱出来,真正让农民在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中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和经济收益。

1.大力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新型植保机械可以极大提高增长生产率和作业质量,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影响,让农事操作更安全和舒适,未来要增加电子产品的使用,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无人机喷药效率比常规植保药械要高出10倍以上,所以发展植保无人机可以更快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目的。

2.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 另外,这几年在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中,我们还推广了:一是精准测报技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使用量;二是开展了灯诱、性诱、食诱在农作物上的应用;三是推广了农药减量助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可减少农药使用量20-50%;四是推广了纳米农药在病虫害防治,提高了农药利用率。

(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补贴力度

1.逐步扩大有机肥补贴使用面积

农业和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财力情况制定加大有机肥推广补贴政策,固定有机肥补贴金额或是多购多补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逐步扩大有机肥补贴推广任务面积,做到农民购买使用有机肥有购有补、多购多补,这是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有效措施。

2.加大对新型植保机械的补贴使用力度。五河县为了鼓励农户推广应用新型植保机械,对2018—2019年小麦高质高效创建示范行动项目中购买新型高效自走式植保机械进行补助。此后,新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及植保无人机等在五河、在刘集大面积推开。但此补贴力度还不够,需加强。

参考文献

[1]任正军,高歌,王婷婷,等.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途径与措施[J].推动工程技术,2018,38(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