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地基土坝灌浆工程施工技术钻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岩石地基土坝灌浆工程施工技术钻研

张贺

身份证号: 23233219921123****

【摘 要】施工技术是土坝灌浆工程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关键技术更需要加以钻研和明确,以便取得较好的灌浆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岩石地基土坝灌浆工程建设进行探究,阐述其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依据,并总结造孔、下套管以及封孔等施工环节中的技术控制要点,以期可以为有关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实现各环节施工技术的良好应用,减少质量缺陷问题的存在,进而取得优质的灌浆工程建设效果。

【关键词】岩石地基土坝灌浆;质量控制;技术控制


在如今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要求施工单位提高对于岩石地基的重视,并加强其中关键技术的钻研,实现各环节技术的有效控制,确保岩石地基施工质量过关。作为岩石地基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土坝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深受关注,但是如何有效应用该类技术则需要深入探究。为取得良好的土坝灌浆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其施工手段的学习,除了做好前期土坝灌浆施工的准备工作外,还要控制外界影响因素,实现各环节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土坝灌浆施工水平。

1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依据

岩石地基土坝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仅仅依靠传统的技术方法还是不行,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对质量控制依据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这样对于促使质量控制的顺利进行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在整个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依据涵盖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和土坝灌浆技术规范等。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需要保证相应文件和理论依据之间能够达到统一的状态,减少在进行土坝施工的时候发生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控制目标进行全面考虑,有效提升土坝灌浆技术的施工质量。

2岩石地基土坝灌浆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为提高土坝灌浆施工效果,岩土地基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明确各个关键技术要点,与此同时,施工技术人员规范各个技术操作步骤,并加强各环节技术应用质量监控,避免不必要问题发生,推进土坝灌浆施工有序开展。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以及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如下:

2.1施工流程与施工准备

(1)施工工艺流程:针对不同的灌浆方式而言,施工流程也有所不同,一般常见工艺流程如下:测量布孔——钻孔——制浆、灌浆——封孔——二、三序孔——清理。(2)施工准备:设计审核——申请报批——材料送检——测孔定位——管径试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灌浆试验合格,符合要求才能正式进行土坝灌浆施工。

2.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

2.2.1造孔技术控制

造孔是土坝关键施工前期的关键施工部分,为加强造孔施工质量控制,造孔施工时,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掌握造孔操作步骤要点,合理进行造孔技术控制。要点如下:(1)确保钻孔顺序正确,合理选择机械设备,提高钻孔施工质量;(2)做好钻孔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工作,确保与相关规定数据一致,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符合土坝灌浆工程设计要求;(3)钻孔完成之后,针对孔槽加以技术检验,可以采用注水试验方式,试验结束后再编制注水结果,进而加强施工误差控制,保证造孔施工质量过关。

2.2.2下套管技术控制

下套管施工是重要施工环节,通过加强下套管施工控制,可以针对工程灌浆的段长等加以严格控制,进而防止一些故障问题的产生,提高整体土坝灌浆施工水平。故此,在施工阶段,要求施工人员提高对于下套管技术的认识,并注意这部分的操作规范。为此,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当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控制下套管质量,保证材质质量过关,符合施工要求;其次,安装时,加强距离控制,一般距离孔底3.5米左右,实现下套管技术的有效控制,以便推进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土坝灌浆施工质量。

2.2.3机械制浆技术控制

制浆过程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合理选择机械设备,确保机械性能、质量良好,能够满足实际制浆施工需要;其次,提前确定孔位所需浆体浓度,合理进行机械设备操作;最后,结合不同孔位所需浆体浓度等情况科学进行水泥浆的制造,确保水泥浆质量符合工程施工需要。此外,做好施工监控工作,避免出现水泥浆离析等问题,进而实现机械制浆环节的技术控制。

2.2.4灌浆压力技术控制

按设计灌浆压力或灌浆试验的压力进行控制,通常低坝的基岩灌浆压力为0.4-0.5MPa,坝体土层灌浆压力为0.05-0.1MPa。灌浆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注入率大时应分级升压。

2.2.5灌浆浆液变换中的技术控制

灌浆开始时先灌稀浆,5min后再增加浆液稠度,浆液的容重应按技术要求控制。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持续减少时,不得改变浆液浓度;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800L以上或灌注时间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

2.2.6终灌标准控制

坝基水泥灌浆终灌标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可结束。坝体部分粘土灌浆终孔标准:在规定压力下,连续3次灌浆不再吃浆或坝面多次冒浆且已经过灌浆处理,灌浆可以结束。

2.2.7分段拔起套管的技术控制

采取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当下面一段灌浆结束后,即拔出一些套管,再接着上一段的灌浆,拔起套管长度要根据该孔的吃浆量而定,当该孔吃浆不大时,可拔出6-7m套管,当吃浆较大时,则拔3-5m,拔管后再进行该段的灌浆。

2.2.8封孔技术控制

当所有灌浆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立即进行封孔。封孔作业时,主要使用浓浆注浆封孔办法,也可以采用回填土粘土捣实方式进行封孔施工,从而加强封孔技术操作控制,提高封孔施工质量。

2.2.9特殊情况处理的技术控制

土坝灌浆施工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特殊情况,例如,劈裂、冒浆、串浆等问题,这就容易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为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这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实现该部分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首先,如果出现坝体劈裂现象,施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灌注,并尽量降低压力,加强吸浆量的控制,防止坝顶裂缝超出3厘米。其次,针对坝顶、坝坡部位冒浆的问题,同样要求施工人员当即停止灌注,并开挖其出口位置,采用黏土回填方式,夯实之后继续灌浆施工。还有,如果相邻孔位出现串浆问题,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同时灌注的方法,也可以选择使用木塞对串讲孔进行封堵,当灌浆完成后再对串浆孔进行清扫、灌浆。最后,需要注意灌浆施工必须连续作业,一次性完成灌浆施工,例如,当进行水泥灌浆时,如果出现中断现象,施工人员不能停止施工,应该冲洗钻孔,尽快恢复灌浆。此外,如果出现溶洞、溶槽现象,施工人员也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先在孔口注入一些水泥砂浆,完成充填待凝后,再做好扫孔工作,开展后续灌浆。

3结语

现代岩石地基工程建设过程中,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土坝灌浆施工技术就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提高该部分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必须要加强打孔等各环节的技术操作控制,避免出现技术操作失误的现象。在实际土坝灌浆施工时,经常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施工人员还需要不断钻研土坝灌浆施工技术要点,结合岩石地基工程建设情况与自身施工经验科学进行技术操作与质量管控,尽量减少施工误差,进而圆满完成土坝灌浆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周航宇.岩石地基土坝灌浆工程施工技术钻研[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00(027):207.

[2]刘军.土石坝及堤防地基防渗加固工程技术与应用研究[J].城镇建设,2019,000(011):59.

[3]许贵南.水库大坝坝体与地基防渗的施工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20,No.497(01):93-94.

[4]戴炜.土石坝及堤防地基防渗加固工程技术与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No.546(24):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