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薛阳

身份证号码 : 32120119900812****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适宜的措施完善与创新工作造价管理机制,能够较为有效的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果,使相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此必须要对其予以充分关注。本篇文章简要探究了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作用,分析了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其完善与创新措施,希望能够为之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完善;创新

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虽然我国已经步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是建筑行业发展仍然较为迅速,工程类型和规模数量不断提升,这对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而言,无疑是全新的挑战,为此必须要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进行补充、完善,使其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将工程造价控制到一定范围内,降低成本消耗,为工程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一、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创新与完善的作用

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发现,工程造价管理机制是由多个参与者构成的,比如说政府、业主、造价咨询部门等。从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坚持以市场调节作为主要手段,由政府进行引导,导致目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并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尚未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为此必须要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与创新[1]

第一,从市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建筑行业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规范程度较高的市场作为支持。在这一情况下,构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能够对于蓄意破坏等行为进行惩处,确保企业处在公平、客观的市场环境下开展竞争。第二,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当前政府干预市场的情况较为严重,并不利于市场的繁荣发展。并且,目前市场在部分领域中仍然是主导者,这不但不利于良好市场环境的形成,还会导致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较为被动。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也是因为并没有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作为支持,需要进一步制定措施进行创新[2]。除此之外,社会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跟随市场与时俱进,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与完善。

二、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较为顺利,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作为保障,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机制无法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对于市场进行干预较多。建筑企业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有自由程度较高的市场环境作为支持,但是从现实情况分析发现,目前部分区域仍然以政府作为主体,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较为严重,不但明确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对于工程的利润进行了控制,这就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较为被动,从某种角度来说,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时,应该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只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进行工作,降低对于市场的干扰。

第二,并没有健全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发现,建筑行业的价格会被税金、间接收入、经济收益以及直接费用所影响,仍然运用传统模式下的计价方式,在进行定价的过程中仍然被政府所影响,市场无法自由的对于产品价格进行控制[3]。想要使建筑行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由政府从宏观进行调控,建筑企业自由对于产品进行报价,营造一个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三,所应用的管理网络有待更新。当前,我国部分区域所进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搜集工作和结构组成、颁布信息的方式等,和国际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法在第一时间对于信息进行更新,缺乏灵敏性,这并不利于新时期建筑行业信息化、科学化发展需求。对于一些大规模建筑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进行网络招标,对于中标机构缺乏约束,很可能会无法及时的发现一些违规行为,这并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与创新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市场和政府作为支持,充分展现出市场的优势,营造一个自由竞争环境,并不是指完全放任,而是要在政府相关规范下,由专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领导开展。在这一情况下,政府部门特别是造价部门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宏观管理,主要是指为微观经营人员提供一个较为适宜的发展环境,并作为第三方,将不同主体的联系相协调,并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优势,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处在稳定状态下。

(二)对于管理网络进行健全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网络进行更新,健全其内容,能够使我国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相接轨,达成信息资源共享这一目标,第一时间了解行业进一步发展方向,并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材料设备的价格等情况。造价管理网络中还需要包含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工程定额内容以及工程造价机构的情况等,从而满足相关建筑企业的需求,并第一时间更新招标和中标情况,使政府工程项目更加公开、透明,为政府和其他参与者提供信息作为支持[4]。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提升相关工作的现代化程度,为产品价格机制的形成提供条件。

(三)做好第三方服务机构管控工作

构建第三方服务机制,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评价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了解项目建筑单位的水平,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在对于第三方服务机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提升其准入门槛,只有确保第三方服务机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高、对于工作认真负责,能够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时,才能够使其参与到监督管理工作之中。除此之外,还应该明确服务机制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存在问题,需要一并进行处理。只有如此,才能够使第三方服务机制更加认真的对待工作,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提供条件。

(四)加大力度对于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好的满足新时期工作要求,为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政府机构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工程造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巧,并明确工程造价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升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制度对其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获得从业资格证,加入到工作之中,对于一些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严格监管,对其进行二次培训。只有确保工程造价整体工作人员实力得到提升,才能够推动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创新与完善工作的顺利开展,展现出工程造价对于工程施工的引导作用[5]

四、总结

根据上文来进行分析,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进行补充完善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复杂程度比较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难度比较高,想要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就必须要将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作为立足点,对其进行完善,使其发挥最大化的作用,降低成本消耗。

参考文献:

[1]田畅顺,黄晨,郭树荣.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发展与完善[J]. 门窗,2017(02)

[2]蔡云峰.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江西建材,2017(24)

[3]陈汉平.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5)

[4]牟娟.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16

[5]李凤岚.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