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罗美玲

黑龙江明水县第一中学 151700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高中数学课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发展性。它对于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们更好的吸收知识,从题海中挣脱出来,让学生在主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至关重要。以下就简单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仅仅只是填鸭式的灌溉,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比如,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做好课堂总结,做好错题整理等等。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不是仅仅停留在掌握公式,掌握知识点等,而是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等,还应会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利用三角函数构造刻画事物周期变化的数学模型。

  1.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常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为每一节课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方法策略,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并注意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水平,情感态度不完全相同,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还应因人而异,不仅要兼顾全班同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等等。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的时间、设备、条件,教师的实际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述椭圆的定义时,教师可采用讲述法向学生讲述椭圆的定义,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可以进一步使用演示法,通过几何画板向学生动态展示椭圆的生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椭圆的定义 。一节课上,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可以是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只要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就是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且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考察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部分学生乐于钻研,对数学兴趣浓厚,也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不高,基础较差,学习效率较低。所以,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并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其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易入难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智慧之母,是最好的动力。若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一定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可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巧妙的导入,可以从现实事例导入,列举与课堂知识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导入突出了鲜活性、实际性,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这些问题一提出,即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并展开热烈的讨论。例如数列的教学中可通过购房贷款、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人口增长等具体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和应用。也可以从故事导入,视频导入,情境导入等其它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兴趣。

四、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主要问题,讲清基础知识,教师在讲课前,可以把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在黑板的左侧,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

重点的内容剖析,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教师对于重点应时间安排充分,内容透彻讲解,可以加强口头强调并配合相应的手势动作,同时注重板书提示,也可以利用教具模型、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难点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学生理解,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内容造成困难。对于难点,可以采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加以突破,可以将一个大型难点分为多个小的难点,在进行逐个击破。

总之,掌握知识很重要,但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教师要引领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让学生喜欢数学,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

5